分享缩略图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首页> 联盟>

惠及90万群众!安徽住宅老旧电梯维修改造更新专项行动成果显著

时间:2025-10-11

来源:中国网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字体:

10月10日下午,安徽省市场监管局、省住房城乡建设厅联合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全省住宅老旧电梯维修改造更新专项行动成效。据悉,自专项行动启动以来,安徽已全面完成既定目标,累计对13147台住宅老旧电梯实施维修、改造或更新,消除安全隐患的同时,惠及超28.85万户家庭、约90万群众,相关经验获央视关注报道,并被住房城乡建设部、市场监管总局向全国推广。

image.png

新闻发布会现场。许梦宇/摄

此次专项行动是安徽首次集中力量解决住宅老旧电梯问题,通过“按需分类施策”实现隐患清零。数据显示,全省共维修电梯9240台、改造108台、更新3799台,直接推动住宅电梯困人率同比下降约三成,物业领域电梯相关投诉减少近40%,群众乘梯安全感与满意度显著提升。

据安徽省市场监管局副局长严克斌介绍,专项行动不仅夯实了电梯使用安全基础,更促进了物业管理与社区治理融合,加速形成和谐社区新格局,让人民群众获得感更加充实。

在带动释放投资活力方面,专项行动也成效显著。安徽省累计投入资金7.2亿余元,其中结合国家“两新”政策获批2024年度国家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5.085亿元,物业专项维修资金投入1.84亿元,财政补贴投入约300万元,其他渠道资金投入2369万元。“通过扩大有效投资,持续满足民生需求,着力补齐民生短板,激发高质量发展的内生动力。”严克斌表示。

专项行动的顺利推进,离不开安徽在机制创新上的探索。安徽省住房城乡建设厅副厅长何以文详解了“找问题、统意愿、筹资金、提效率”的全链条解决方案。

安徽通过集中摸底排查,摸清全省住宅老旧电梯数量、分布及运行状况,同时依托12345热线、“话说物业”留言平台、96366电梯应急救援平台三大渠道广泛征集隐患线索,按“一梯一档”建立台账,并组织专业评估找准隐患根源,针对性制定整改方案。

此外,安徽借助“皖美红色物业”党建引领优势,小区党支部、业委会、物业企业及“红色小管家”形成合力,将电梯整改纳入协商议事范畴。通过“讲政策、算细账、送服务”,引导业主对维修、改造、更新方案集体表决,确保群众“听得懂、掏得起、能决策”,有效化解意见分歧。

在风险防控领域,安徽创新“保险+服务”模式,指导保险机构完善电梯安全保险服务各环节风险保障功能,创新电梯安全保险产品,现拥有电梯保险产品52个,为全省12.35万台电梯提供风险保障3134亿元,构建起“全风险、全流程”的保障网络。

值得关注的是,淮北市住宅老旧电梯更新改造决策机制入选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法治发展报告(2025)》典型案例,助力安徽民主科学决策机制获评全国第二;中国质量(南京)大会质量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暨电梯让城市生活更美好专题会议发布六安市电梯更新优秀案例;长期特别国债资金支持电梯更新项目扎实推进、提前完成,工作成效获得住房城乡建设部、市场监管总局肯定并向全国推广。

“住宅电梯维修改造更新工作是一项‘细水长流’的民生工程、‘直抵人心’的民心工程。”严克斌表示,下一步安徽将推动专项行动阶段性成效转化为制度性成果,持续完善电梯安全监管与服务体系,守护群众“垂直出行”安全,为平安安徽、宜居安徽建设筑牢民生根基。(文/王学顺、刘静)

【责任编辑:沈晔】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