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缩略图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首页> 联盟>

【随秋风旅居云南】在哈尼梯田里,感受与自然共生的从容生活

时间:2025-09-30

来源:中国网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字体:

编者按:

秋风蹑足拂过云岭,便为云南裁出满幅斑斓。

大理洱海的碎金辉阳、普达措草甸的鎏金映湖、元阳梯田的层叠彩阶……万千色彩在山间泼墨,晕开最炽烈的秋之画卷。

恰逢双节同庆,这秋境更成了盛情的邀约,不妨暂别喧嚣,赴这场云岭之约,让秋风裹着草木清香,一路“捡拾”满目秋景,旅居在此,把滇境的温柔与热烈,酿成心头难忘的时节诗篇。

秋风拂过,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的元阳哈尼梯田便挣脱了夏的葱茏,裹上一层鎏金的华裳,层层叠叠的金色梯田稻浪起伏,与周边山林的秋色相互映衬,仿佛大地正在为丰收起舞。

作为中国首个以农耕稻作为主题的世界文化遗产,这片镶嵌在群山间的“大地雕刻”,正以一年中最惊艳的“黄金时刻”,在国庆、中秋双节期间,以其独特的风景特色,吸引着各地游客踏足于此。

作为活态的文化遗产,哈尼梯田的魅力从不止于视觉的震撼,更源于其历经千年演化的“四素同构”生态智慧:山顶的森林涵养水源,山间的村寨居中生活,山下的梯田耕作产粮,纵横的水系循环灌溉,四者环环相扣,构成可持续的生态闭环。至今,这里仍保留着木刻分水、牛耕人种的传统——木刻上的每道刻痕对应一户用水量,农夫牵着水牛走过田埂时,身影倒映在泛着微光的田面,恰似“天空之境”里流动的生活剪影,这便是哈尼人“靠山吃山、敬山护山”的农耕文明缩影。

如今,田垄间的稻谷正渐次泛黄,依山就势的层叠地貌,让稻谷成熟时序错落开来,从山脚到山顶,金色画卷可持续一个月有余,为秋日的梯田添了份独特的层次感。

这份“活态之美”,在哈尼梯田核心承载地阿者科村被诠释得尤为透彻。这个入选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最佳旅游乡村”的村落,像一部摊开的“哈尼文明教科书”:房屋顺着山势肌理自然铺展,不刻意规划却层层叠落、错落有致,与脚下的梯田构成“山-村-田”共生的立体图景。

(元阳哈尼梯田航拍。张艳/摄)

最动人的当属哈尼族独有的蘑菇房——圆圆的茅草屋顶如撑开的伞盖,褐黄色的泥土夯筑墙体带着大地的温厚,每一处构造都藏着生存巧思。如今,阿者科村与元阳周边,也成为云南旅居的热门之选。村内部分蘑菇房被改造成特色民宿,茅草屋顶下藏着现代化的舒适设施:晨起推窗,梯田晨雾与朝阳同框;午后可随村民下田体验收割,感受稻穗在手间的沉甸甸;夜晚围坐火塘,听老人讲先民“用锄头劈开荒山、引泉水灌溉梯田”的古老故事,在这里可以远离城市喧嚣,感受“人闲车马慢”的闲适生活。

除了欣赏元阳梯田的美景之外,10月2日至10月3日期间,2025年农民丰收节全民健身大赛云南省主会场活动,还将在元阳哈尼小镇云上梯田举办,届时“泥地寻宝”“梯田拔河”“稻田捕鱼”等多种趣味游戏接连开展,活动结束后,可以循着悠扬的哈尼古歌漫步梯田,看夕阳为金稻镀上一层暖光,感受“人在画中游”的诗意,也触摸哈尼人“把日子过成梯田风景”的生活哲学。

这个双节,不妨带着对生活的热爱,走进哈尼梯田的鎏金世界——让眼前的金色稻浪,成为往后日子里时常回味的温暖;让哈尼人的生存智慧,为旅居生活添一份与自然共生的从容。(刘永梅)

【责任编辑:君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