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鸟道”的司法守候
秋色渐染哀牢,鸟道再现奇观。
在云南哀牢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南华片区万顷林海中,每年9月,数以百万计的候鸟如约而至,是众多鸟类秋季向南迁徙的“千年鸟道”。在一年一度的护鸟周活动中,南华县人民法院(以下简称“南华县法院”)持续深化生态司法保护举措,共筑守护候鸟迁徙的生态屏障,以法之力守护蓝天下的生命律动。
发布保护令,司法守护“护鸟山”
每年从白露到立冬,南华县马街镇境内大中山的千年鸟道“热闹非凡”,成千上万只候鸟在此停留觅食,补充体力后继续南迁,形成万鸟齐飞的奇观景象。
(哀牢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大中山片区壮丽的“百鸟朝凤”景观。者美春/摄)
从前的“打雀山”,现在是“护鸟山”。为推动候鸟司法保护措施的有效落实,南华县法院在大中山候鸟环志站发布了《野生鸟类司法保护令》,将鸟类等野生动物及其栖息地保护的法律条文转化为通俗易懂的保护措施,并附有近年来发生的典型案例,让村民们知道哪些是法律禁止的猎捕鸟类、破坏栖息地及周边生态环境的行为。这份“刚性约束”,为候鸟栖息及迁徙提供了最直接的法律保障。
“在巡回办案中,我们都会向当地群众普及护鸟、爱鸟的法律知识,大家对司法保护令都很熟悉了。”南华县法院红土坡法庭的干警李玲萍认为,村民法治意识的提升是候鸟保护的重要方式。
开展专项巡护,织密法治“防护网”
“红翅绿鸠为国家重点保护陆生野生动物,非法捕捞食用或售卖将会受到法律制裁。”在候鸟迁徙保护武装巡护专项行动现场,南华县法院红土坡中心法庭干警沿街向集镇餐馆负责人开展普法宣传。从成立至今,法庭的干警们已经形成了“候鸟季”普法的习惯,和相关部门一起把保护候鸟的政策和法律法规宣传到位。
为筑牢候鸟迁徙安全防线,9月15日至20日,南华县法院与云南哀牢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楚雄管护局、公安、市场监管、林草等部门组成工作组,开启了候鸟迁徙保护武装巡护专项行动。
行动中,干警们积极参与候鸟迁徙通道、停歇地、夜间集群区、村庄等武装巡逻活动,严厉打击诱捕鸟类等违法行为;深入农贸市场、餐馆、酒店、学校、村组开展野生动物保护法规、典型案例等普法宣传,以通俗易懂的语言、具体生动的案例引导群众爱鸟护鸟,受教育群众达5000余人。
共护美好家园,讲好保护“法治课”
公民是监督环境违法行为的重要力量。在云南南华第三届哀牢山护鸟周暨秋季“村晚”活动现场,南华县法院干警开展了“以法之名守护蓝天精灵”的主题宣讲,向现场群众普及涉及生态环境、野生动物保护的法律意识;分别设立了法律宣传服务点、法律咨询服务点,干警在活动一线现场接受群众法律咨询,发出候鸟保护倡议书,发布5例野生鸟类司法保护典型案例,以鲜活案例传递“保护鸟类就是守护生态安全”的法治理念,强化群众生态保护意识,为生态司法保护注入司法引导与教育合力。
“此次宣传活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让我们更加认识到生态保护的重要性,我们参与监督保护的意识也更强了!”现场接受法律咨询的马街群众施国强说道。
近年来,为进一步做实候鸟司法保护工作,南华县法院在云南哀牢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南华县管护分局设立了司法服务点,制定了6条司法服务措施,公示了法官姓名和联系方式,对涉乱砍滥伐、猎捕鸟类等进行公开审理,把庭审现场变成法治课堂,让群众从身边的真实案例中接受法治教育,提升群众生态保护意识。
候鸟如约而至,司法守护从不失约。下步工作中,南华县法院将持续发力,做深做实生态环境资源司法保护,以司法之力守护“千年鸟道”安全畅通,唱响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态守护协奏曲。(南华县人民法院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