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朝阳科技文化嘉年华圆满闭幕 科技赋能民生 创新点亮城市未来
9月19日启幕的2025年朝阳区科技文化嘉年华,于9月27日正式落下帷幕。为期9天的盛会以四大沉浸式体验区为核心载体,聚焦航空军工、商业航天、人工智能等前沿领域,既展现国家科技硬实力,又践行科普惠民理念,更搭建起政企对接、成果转化与教育交流的多元平台。活动期间,编程教育领域多位专家及从业者围绕青少年科技素养培养、编程教育普及等话题分享观点,引发广泛关注。
前沿科技与科普互动成果集中展示
嘉年华设置"前沿科技展示区"与"趣味科普互动区",通过互动化、场景化方式,让公众近距离感受"中国智造"魅力,激发全民科学探索热情。各类科技成果与科普项目打破专业壁垒,让硬核科技与科学知识变得可感可知、趣味十足。
编程教育"深探讨"共话青少年科技素养培养
围绕青少年编程教育的价值与方向,多位行业专家在嘉年华期间分享了深度见解。
王延平(中国计算机学会GESP编程能力等级认证组委会主席、中国计算机学会PTA编程能力等级认证组委会创始主席)指出:"现在对于大多数的咱们的家长来说,可能觉得让孩子学编程这个事儿,主要是为了竞赛。有很多人呢非常急功近利的,就是让孩子们去学习编程。但是在我们看来呢,编程的用处要比这个竞赛要大得多。因为编程是一种非常好的辅助孩子进行各种理科学习的工具。像我们自己从小就是用编程在帮助我们自己的数学,还有物理的学习。编程它是一种很好的学习理科的工具,同时呢也是面向将来的人工智能,也就是AI社会的一个敲门砖吧。所以我们一直认为,即使孩子将来不想走竞赛的路线,我们也认为每一个孩子都应该学一学编程,能掌握编程的基本技能。这个对于他面向将来的社会是有非常大的好处的。"
谈及编程教育的城乡差距,王延平分享了亲身经历:"前几天我们刚从CCF组织的一个叫做山西吕梁教育振兴计划的一个活动里边回来。我走访了吕梁的岚县的许多学校,还有很多就是小学生的家庭。给我感触特别深的一件事情呢,就是我在当地的一所小学去讲一节编程入门的公益课。当时在座的学生听课的学生大概有五六百个吧。我当时提了一个问题,我说在座的同学们,咱们有没有学过编程的孩子?结果说学过编程的只有一个,当时我就觉得非常震撼。对于我们城里的很多孩子来说,可能接触计算机跟编程都比较早。所以我们大多数人可能会觉得,现在编程的普及率已经非常的高了。但是到这些山区,边远地区会发现学习编程能够对计算机有一些认知的孩子其实是非常少的。"
他呼吁道:"所以我也希望,就是咱们做编程教育的相关的这些企业老师能够多多地去帮助那些经济不发达地区,那些山区,还有边远地区能够做一些事情,能够提高他们对于计算机的认知,能够让更多的没有机会学编程的孩子能够掌握编程。编程就是当代的非常重要的一种现代化的学习工具。"
闫会宁(书克编程负责人)则从教育理念角度补充:"培养青少年的编程学习,思维其实是重于代码的。C++其实只是一种语言,当然还有很多很多其他的语言。所有的核心呢是算法,算法精神,或者说叫计算思维。为什么说是一种算法精神呢?就是培养孩子跟计算机、跟未来世界交流的一种状态。所以其实它的底层思维是重于代码能力的,这是我们机构一直倡导的。所以我们在思维和编程能力培养上基本上是50:50,就是会更注重他的核心底层思维能力的建构。然后我们认为这是为青少年储备能力,未来拥抱世界的基础。
我们认为这件事情对孩子的意义,就是无论在升学上还是他未来的核心能力上,应该在这两个方向去做努力。那升学方面,不管是他要出国还是要高考,要实打实的在他每一个关键阶段助力他;如果在就业能力培养,或者叫核心能力培养上,未来他认识这个世界、解构一些问题、重组自己的思维架构,那在这个阶段都是非常黄金的时期。"
远在美国的李明教授(美国加州州立大学计算机系终身正教授、美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负责人)也通过记者连线视频参与讨论,他表示:"在过去十几年,国际教育界对于STEAM学习进行了大量实践和理论研究。得到的共识是,我们应该进行主动式的自主学习。就编程来说,我们不是去简单地把这些知识点罗列给大家、讲清楚就行了。比如说变量、表达式、分支结构、循环递归,包括后面的动态规划等等。而是把这些融合、嵌入在一个精心设计的项目当中。同学们在做项目的时候,自然可以把这些融会贯通,掌握很多细节,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
关于编程与数学的关系,李明教授解释:"另外,很多家长认为编程的本质是数学。实际上,这是因为很多家长不了解一个叫'计算思维'的概念。这个计算思维是什么呢?它实际上是一套专门针对计算机的逻辑,能够发挥计算机最大的优势,让它多快好省地解决很多问题,尤其是一些开放性、复杂性、大规模的问题,从而最大程度地发挥计算机的潜力。"
他强调了编程教育的普及价值:"最后,我还想跟家长分享,计算机编程实际上是人和未来世界的沟通语言。对于21世纪,特别是进入人工智能时代,这是一个必备的基本技巧。我们希望所有7到18岁的孩子都能够进行编程学习,而不是特长生和科技特长生的专利。很好的一件事情是,现在人工智能系统,比如说GPT、DeepSeek这些,能够产生代码,而且能够理解人的逻辑。我们现在正在进行很多有益的尝试,让这些系统能够帮助同学们进行更高效、更深入的学习,让编程成为一件很有趣、能够帮助同学们解决生活中一些问题的好工具。我们希望所有的同学都能够通过编程教育,为未来的人生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
政企对接与民生服务同步推进
嘉年华专设"创新服务对接区",为企业发展与政策落地搭建桥梁。同时,主办方还发布错峰逛展、停车建议等实用指南,让公众切实感受科技温度。
为期9天的朝阳区科技文化嘉年华,是"政府搭台、企业唱戏、公众受益、教育赋能"的生动实践。未来,朝阳区将继续以科技创新为引领,深化政策落地、推动成果转化、增进民生福祉,让科技创新成为推动区域高质量发展、提升市民生活品质与青少年科技素养的重要力量。(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政府供稿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