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第十四届民族民间歌舞乐展演启动
9月26日,云南省第十四届民族民间歌舞乐展演正式启动,本届展演汇聚全省16个州(市)1200余名演职人员、74个非遗节目为受众带来一场别开生面的文化盛宴,同时也将进一步弘扬民族文化。
活动过程中,大理州、红河州、德宏州、西双版纳州的参演队伍陆续登场,带来传统类与创新类非遗节目。悠扬的民族歌谣、灵动的传统舞蹈、特色民间乐器演奏,将地域文化元素与非遗技艺深度融合,展现出云南各民族文化的多样性,现场掌声、欢呼声此起彼伏,现场观众纷纷用手机记录精彩瞬间。“第一次现场看这么多民族歌舞乐表演,太有感染力了。”现场观演的观众顾琨说,“从节目里能感受到云南各民族的热情与智慧,对非遗也有了更直观的认识。”
舞台精彩的背后,是参演队伍的辛勤付出。在展演场地侧厅与休息区,随处可见抓紧排练的队伍。来自红河州的一支基层民间表演队员虽然没有经过系统训练,却凭着对民族文化的热爱,对演出节目信心十足。“我们的表演源自生活,是田间劳作、祖祖辈辈都是这么演奏的,传了一代又一代。”昝爱晶整理着民族服饰说,“为了这次展演提前练了2个月,想把最地道的民族风采展现出来。”对非遗传承人而言,此次展演更是难得的交流契机。从事非遗技艺传承数十年的省级非遗传承人余春海演出后表示:“能在这么大的舞台展示非遗,和全省同行交流,特别荣幸。现在关注非遗的人越来越多,能让老祖宗的文化传得更广、吸引年轻人参与,是我们最欣慰的事。”另一位年轻的省级非遗传承人张正国也谈到:“每次参加展演都能学到新东西,和同行探讨技艺、交流经验,更坚定了我们做好传承的决心。”
为让更多人感受非遗魅力,展演打造“主场+惠民”双场景模式。线下除主场展演外,9月26日起,云南大学、南屏街西口广场、云纺文创园、昆明南站等地标同步开展惠民演出,市民游客在街角、校园、车站就能邂逅非遗精彩。同时,云南省文化和旅游厅官方抖音号、视频号等还将全程直播,同步呈现首台展演,并邀请文化专家解读节目背后的非遗背景,打破时空限制,推动“人民的非遗人民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