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能力作风建设——"护卫青春,平安同行"哈尔市公安局安全文化宣讲进校园
根据学校安全工作年度计划,由保卫处牵头,联合学生处、教务处、图书馆共同主办“校园安全主题宣教日”系列活动。作为系列活动重头戏,学校联手哈尔滨市公安局共同组织“护卫青春,平安同行--哈尔市公安局安全文化宣讲进校园”活动。
9月19日上午,“校园安全主题宣教日”系列活动第二场报告会在图书馆报告厅隆重举行。副校长孙红镱、哈尔滨市网信办副主任市公安局新闻宣传处处长马晓红、市公安局政保支队政委李树志、市公安局新闻宣传处督查专员王海军、市公安局新闻宣传处副处长金刚、市公安局政保支队队长杨林涛、哈西派出所教导员郭峰,学校保卫处、学生处、教务处、图书馆负责同志,市公安局新闻宣传处、政保支队、刑侦支队、交管支队、禁毒支队、警务保障部、南岗分局、尚志市公安局有关同志和师生代表800余人参加活动。
本次活动摒弃了传统单向灌输的宣讲模式,通过“宣讲+文艺”的创新形式,为新生们上了一堂生动、深刻且全面的“开学安全第一课”。活动由《校园反诈普法》三句半、《反诈知识安全宣讲》、歌曲《就是不转钱》、歌曲《派出所的灯光》、《交通安全知识宣讲》、歌曲《我和我的祖国》六个环节组成。
活动开场,由公安干警带来的三句半表演《校园反诈普法》迅速点燃了现场气氛。这种源于民间的曲艺形式,以其诙谐的语言、明快的节奏和朗朗上口的内容,将枯燥的法律条文和诈骗套路转化为一个个生动的笑料和警示。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让“刷单兼职是陷阱”、“冒充客服要警惕”等核心反诈知识点深入人心。
紧随其后的《反诈知识安全宣讲》则实现了从“趣味性”到“权威性”的过渡。主讲警官结合近年来高校频发的真实案例,系统剖析了针对大学生的主要诈骗类型,通过对诈骗流程的“复盘”,让学生清晰地认识到骗子的话术逻辑与技术手段,并给出了“不听、不信、不转账”的核心应对策略,强调了保护个人信息(身份证、手机号、银行卡、验证码)的极端重要性。
在《交通安全知识宣讲》环节中,宣讲警官结合校园周边及市区典型交通事故案例,用触目惊心的视频和数据,向学生们强调了熟悉并遵守交通规则的重要性,引导新生养成良好的交通安全习惯。
歌曲《就是不转钱》用最直白、最坚决的态度--“就是不转钱”,将复杂的反诈知识浓缩成一个简单有力的行动指令。让反诈意识便不再是停留在纸面上的口号,而是转化为一种近乎本能的“肌肉记忆”,在未来面对潜在诈骗时能够第一时间触发防御机制。歌曲《派出所的灯光》以其温情的旋律和朴实的歌词,描绘了公安民警默默守护一方平安的形象。传递给同学们警察是最值得信赖的求助对象,派出所的灯光永远为他们而亮。
作为压轴的合唱曲目《我和我的祖国》,则将整场活动的主题从个人安全意识提升到了家国情怀与社会责任的高度。激昂的旋律激发了在场所有新生的爱国热情与民族自豪感。它激励着新生们将安全意识转化为一种公民责任,在未来的学习和生活中,成为一个遵纪守法、有担当的时代新人。
本次活动是一次极具创新性和实效性的警校合作模式的探索,通过将权威宣讲与文艺表演、线上安全与线下安全、知识普及与情感共鸣相结合,为2025级新生扣好了大学生活的第一粒“安全扣”。让它在新生心中播下一颗名为“安全”的种子,在他们未来四年的学习生活中,乃至整个人生旅途中,生根发芽,帮助他们有效识别风险、从容应对挑战,真正实现“平安同行”,拥抱灿烂青春。(姜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