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宣威市山水小营:农文旅融合的“郊野公园”
初秋时节,走进云南省曲靖市宣威市丰华街道祯祥社区小营头村的山水小营,只见白墙灰瓦的村舍建筑错落有致。流水潺潺间,游客或在花园餐厅品味美食,或在露营地享受惬意时光,体验集城郊旅游、乡村旅游元素于一体的“郊野公园”的乐趣。
山水小营的崛起得益于区位优势的精准把握。该村位于宣威市西南城郊,距市区仅10分钟车程,周边玉泉山公园、小庙山环绕,植被丰富、生态优越。运营方依托“一山、一水、一园、一院”的自然禀赋,科学布局业态,打造出花园餐厅、文创书院、萌宠乐园、露营地等特色项目,集亲子研学、休闲度假及艺术体验等多元业态于一体,满足不同群体的休闲需求。山水小营负责人管庆皎介绍:“我们依靠小营村的地理地貌,围绕地形布局整个业态,让游客沉浸式感受田园风光。园区日均用餐人数稳定在500人左右,配套民宿2家29间房,暑期基本处于满房状态。”
依托乡村振兴这一重要载体,小营村凭借独特的农文旅融合模式,跻身宣威旅游的新晋热点,成为宣威市重点打造的乡村振兴精品示范村。自2025年5月开园以来,已累计接待游客超12万人次,成为宣威旅居产业的新晋“网红”打卡地,吸引着越来越多游客前来体验。
文化活动赋能让乡村旅游更有底蕴。今年火把节期间,山水小营推出“天天火把节”活动,通过篝火晚会、民族歌舞演绎等互动项目,让游客深度体验民族文化魅力,成为暑期旅游的一大亮点。园区还将农场自种蔬菜转化为餐饮食材,开发“宣威礼物”文创产品,推动农业产业链升级,实现生态价值与经济价值的双赢。
文旅融合发展的活力不仅体现在游客众多的数据上,更体现在村民实实在在的收益上。通过土地流转、资产入股、集体分红等方式,村民获得了稳定收益。大量游客的涌入还催生了新的商机,村民在自家院落开起咖啡店、小吃店和民宿,实现“家门口”营收。“以前在外面打零工收入不稳定,还顾不到家,现在回来在自己家开民宿,收入比以前高了,还能照管家人,也有了归属感。”一位经营民宿的村民笑着说。
作为宣威市“旅游+”发展布局的重要一环,山水小营的成功运营是当地旅居产业多点开花的一个缩影。近年来,宣威市不断创新“旅游+”“+旅游”模式,大力发展避暑旅居、生态旅居、康养旅居、银发旅居、峡谷旅游、自驾旅游、农业观光、美食体验等旅游新业态,实现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2025年1至8月,宣威市累计接待游客662.85万人次,旅游总花费56.5亿元,其中旅居7天以上游客14.90万人次、旅居15天以上游客11.88万人次。(路文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