辅警→民警,这位“藏蓝玫瑰”用7年坚守圆梦
从辅警到民警,现任云南省迪庆州维西县公安局保和派出所民警的和艳春用了7年的时光,从香格里拉到维西的街巷里,把平凡的工作做成了不平凡的坚守。
初着藏蓝:把“内勤岗”站成“责任岗”
2018年10月,和艳春通过辅警考试,怀揣着对警察职业的敬畏,走进了香格里拉市公安局建塘派出所。初入岗位,她被分配到办公室内勤岗,面对堆积如山的文件、繁杂的报表统计,这个刚走出校园的姑娘没有退缩。
“内勤工作看似琐碎,却是派出所高效运转的‘中枢’。”这是和艳春给自己的第一句工作箴言。此后的7年里,她用一组组数据诠释着“责任”二字:协助民警报送常规日报800余份、统计报表800余份,收集上报临时材料1000余份,处理公文签收、签批、转办5000余份,为100余人办理政审手续……每份文件她都仔细核对,每笔数据她都反复校验,就连同事们都说:“有和艳春在,内勤工作我们放心。”
除了内勤事务,旅游高峰期的巡逻防控、重要节点的安保宣传,也总能看到她的身影。500余次景区与城区重点部位巡逻、1000余场次安保与宣传活动,她顶着迪庆的烈日与寒风,用脚步丈量着辖区的平安,把安全感送到群众身边。
深耕细作:用“大数据”织密“平安网”
随着工作深入,和艳春被调至大数据作战室综合勤务岗。面对全新的工作领域,她利用业余时间啃书本、学技术,很快从“门外汉”变成了“业务能手”。在她看来,大数据不是冰冷的数字,而是守护群众的“千里眼”“顺风耳”。
2024年12月21日凌晨,建塘派出所接到报警:辖区一数码店50余部手机被盗,店主急得声音发颤。当时正在值班的和艳春,立刻根据处警民警反馈的信息,调取数码店及周边监控视频。屏幕前,她眼睛都不敢眨一下,逐帧排查、比对线索,整整3个小时后,终于锁定了盗窃嫌疑人的身份与轨迹。当她把关键信息交给办案民警时,天边已经泛起微光。最终,案件迅速告破,店主握着失而复得的手机,反复向她道谢:“多亏了你,我的损失才找得回来!”
这样的故事,在和艳春的辅警生涯里还有很多:借助大数据平台,累计找回群众失物600余件、协助抓获涉案嫌疑人220余人、研判辖区重点人员4000余人次、找回失联人员100余人次。
七年逐梦:从“优秀辅警”到“新晋民警”
“读不在三更五鼓,功只怕一曝十寒。”这是和艳春写在笔记本扉页上的话。在辅警岗位上,她从未停下成长的脚步:2019年至2024年,先后5次获评香格里拉市公安局年度“优秀辅警”;2022年党的二十大安保维稳工作中,因表现突出被迪庆州公安局通报表扬。
荣誉背后,是她对“警察梦”的执着。工作再忙,她也会挤时间学习,备战公务员考试。2025年7月,和艳春通过云南省公务员考试,考入维西县公安局保和派出所,正式成为一名人民警察。
“从辅警到民警,不只是身份的转变,更是责任的加码。”2025年7月至今在保和派出所担任内勤工作,在两个多月的时间中积极适应、融入、了解所内、辖区基本情况,积极参与周末延时服务,共计为辖区群众办理、发放身份证件20余份,期间,公文签收、签批、转办30余份,相关材料收集上报151份,办理单位政审89人,梳理警情500余起形成报告11份,查阅户籍档案300余份,核查人员信息2000余人,参与辖区巡逻防控3次、活动安保2次……每一项工作,她都像过去7年一样,做得认真、扎实。
藏蓝初心:做群众满意的“基层卫士”
如今,站在新的起点上,和艳春依然保持着最初的热忱。她说,自己是“不那么新的新警”——7年辅警生涯教会她的,是如何贴近群众、如何解决难题;而成为民警后,她要以更高的标准要求自己,努力成为“业务精、作风硬、群众满意”的基层人民警察。
在迪庆的山水间,和艳春的故事还在继续。她就像高原上的格桑花,平凡却坚韧,用坚守与热爱,在基层岗位上绽放着属于自己的光芒,也为更多怀揣梦想的人,点亮了前行的方向。(维西县公安局新闻办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