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老有颐养”新标杆!蜀山区小庙镇五十墩养老服务中心正式启用
9月23日,历时五个多月全面改造升级,蜀山区小庙镇五十墩养老服务中心正式落成启用,以温暖、专业和智慧的全新面貌,迎接长者们的幸福“回家”。当“暖心专车”驶入小庙镇五十墩养老服务中心,身着统一制服的医护人员与护理员早已就位,以温暖的笑容和专业的服务,迎接每一位长者的归来。这不仅是住所的迁移,更是蜀山区构建高品质养老服务体系、推动区域“老有颐养”民生愿景的生动实践。
小庙镇五十墩养老服务中心正式落成启用,迎接长者们幸福“回家”
智慧适老 打造安全温馨家园
搬迁过程中,中心以周密安排和贴心服务全方位守护长者安全。每台接送车辆均配备医生与护士,随时关注老人身体状况。出发前,医护人员逐一为老人检测血压、心率等基础指标,确保出行顺利。
走进“新家”,温馨与舒适扑面而来:房间内配备防滑地砖、安全扶手,电视、风扇、崭新床品一应俱全,床头和卫生间配备的一键呼叫系统更是让老人们倍感安心。“需要时按一下,护理员三分钟内就到”,医护人员耐心演示智能呼叫设备。“这里空间大,环境好,服务优,心里特别开心。”85岁的黄万明老人乐呵呵地说道。
房间内配备防滑地砖、安全扶手,电视、风扇、崭新床品一应俱全
最让长者们欣喜的是,中心新增的多个功能空间:设施完善的康复室、空间宽敞的文化活动室、崭新的食堂;而后院一片200平方米的“幸福菜园”更是让老人们感到满意,农具整齐摆放,等待着喜爱耕种的老人前来一展身手。
适老化改造让日常起居更安全、更舒心
康复室内,几位老人在康复师指导下进行手部功能训练,“这些训练能有效提升手部协调能力”,康复师一边调整老人动作,一边讲解要领。正在做康复的刘奶奶笑着说:“康复设备很齐全,老师教得也耐心,我很满意。”
康复室内,几位老人在康复师指导下进行手部功能训练
“为确保搬迁过程万无一失,我们将长者分为两批有序转移,”小庙镇五十墩养老服务中心负责人周红介绍道,“每批均有医护人员全程陪同,专车也配备了完善的医疗设备,我们全力以赴,保障每一位老人的安全。”
医养融合 构建全方位健康守护体系
当天下午,医护人员开始了首日的查房工作,为刚安顿好的老人进行健康检查。“朱大爷,今天感觉怎么样?”责任医生崔银坤细心询问,一边记录身体状况。“我们每日两次巡房,记录用药时间,及时响应健康需求,还有康复训练、理疗训练等。”
中心创新实施“一长六师,六师一体”专业照护模式,新组建的26人专业团队涵盖医师、康复师、营养师、护理师等多类人才,专业服务岗位较以往增加了15个。中心不仅与市第一人民医院建立了绿色就医通道,还引进远程会诊系统,让老人在院内即可享受专家线上问诊。
专业的康复训练,让老人赞不绝口
“中心为每一位入住老人都建立专属健康档案,”周红介绍,“日常有驻点医生定期巡诊,突发急症可通过绿色通道迅速转诊,真正实现‘小病不出门、大病及时治’。”正在量血压的朱以保老人听后连连称赞:“现在在院里就能看专家,真是太方便了。”
专业的康复训练,让老人赞不绝口
通过医护定期巡诊、专业康复训练和理疗服务,中心全力构建“医、康、养、护”深度融合的养老模式,致力于为老年人提供全方位、精细化、高品质的温馨养老港湾。
暖心服务 提升晚年生活品质
餐厅内,几位老人正翻看着手中的菜谱,脸上露出满意的笑容。菜单不仅清晰列出了每道菜的营养成分,还根据时令与老人需求定期更换。红烧牛肉、莴笋肉片、韭菜千张、毛豆炸酱等餐食选择丰富,既保证了软烂适口,又兼顾了荤素搭配。中心还尤为贴心地提供了送餐到房服务,让个性化的餐饮关怀覆盖每一位老人。
午后,活动室内对弈正酣,几位老人围坐一桌,不时传来欢声笑语。据周红介绍,每月将安排文体活动,涵盖节庆、生日会、户外活动,显著提升精神文化生活品质。正在下棋的黄万明笑着说:“这里活动多,朋友也多,晚年生活真幸福。”
活动室内,几位老人对弈正酣,不时传来欢声笑语
近年来,蜀山区持续推进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系统规划机构布局,积极推行公建民营,引入社会优质力量,落实多项补贴政策,鼓励医养结合发展,不断提升区域养老服务的专业化与规范化水平。
“这里不仅是养老之所,更是幸福家园”,区民政局负责人表示。小庙镇五十墩养老服务中心的焕新升级,标志着蜀山区农村养老服务进入新阶段,这一成功模式将持续推广,让更多老年群体受益。(文/王勤、葛庆钊、孙雨静 蜀山区委宣传部供图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