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缩略图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首页> 联盟>

中国石油加快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时间:2025-09-24

来源:中国网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字体:

科技创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中国石油把创新作为第一发展战略,着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扎实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不断取得新进展新突破。

五方面一体布局建设国家能源与化工战略科技力量

中国石油紧紧围绕建设基业长青的世界一流企业、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发展路径,以建设国家能源与化工战略科技力量和创新高地为目标,持续深化原创技术策源地建设、现代产业链链长引领、国家级研发中心布局、重大科技专项攻关及世界一流研究院和创新型企业的建设,稳步推进“陆上油气资源勘探开发”等原创技术策源地建设,建成一批国家级重点实验室(技术创新中心、工程中心)。

image.png

2021年12月28日,中国石油迪拜研究院、新能源研究院、新材料研究院成立揭牌仪式。

公司和中石油(上海)新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3家研究院,建设国家能源与化工战略科技力量迈出新步伐。迪拜研究院立足中东、辐射非洲,兼顾其他地区,为海外上游业务提供最佳解决方案;中石油深圳新能源研究院有限公司作为新能源自主创新中心、战略与决策支持平台,同时也是人才引进与培养平台;中石油(上海)新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作为新材料创新高地、新技术研发中心和成果转化中心,也是人才集聚中心和国际科技交流与合作平台。2022年9月,成立日本新材料研究院。2025年 7月,揭牌成立德国墨策创新研究院,主要聚焦前沿材料、合成生物学等关键领域,助力中德、中欧科技合作深化。

7家企业入选国务院国资委“科改示范企业”,3家企业入选“创建世界一流专业领军示范企业”。五方面一体布局建设国家能源与化工战略科技力量,标志着中国石油从“技术应用者”向“创新策源者”的战略转型,成为支撑建设世界一流企业、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科技脊梁”。

科技创新体系持续健全完善

2021年 9月,中国石油召开科技与信息化创新大会,专题部署“十四五”及中长期科技创新发展目标任务。“十四五”以来,以打造原创技术策源地为统领,坚持“战略引领—技术突破—机制创新”三位一体发展模式,加强统筹谋划和顶层设计,进一步明确新一轮油气勘探开发、炼化转型升级、新兴产业支撑、未来产业引领、“数智石油”建设等“五大专项”主攻方向和重点任务,坚持以重点突破带动整体推进,创新生态持续优化,科技委员会、专业委员会及科学技术协会作用得到充分发挥,牵头组建 CCUS、深层超深层油气勘探开发等多个中央企业创新联合体,重大科技专项管理办法进一步调整完善,完全项目制管理全面推行,基础研究和应用充分加强,科技创新体系不断健全完善。

原创性、标志性科技成果相继涌现

中国石油在勇当原创技术“策源地”中挑重担、打头阵,重点围绕加快突破勘探开发和新能源、炼油化工和新材料、工程建设和装备制造关键核心技术,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和产学研深度融合,陆相页岩油地质理论与勘探开发技术、万米深井技术、CCUS全产业链技术、气相法聚烯烃弹性体技术、百万吨级乙烷制乙烯成套技术、大型柴油吸附制芳烃原料及芳烃下游利用技术、绿氢制备储运技术等一批引领性成果相继涌现。

陆相页岩油地质理论与勘探开发技术取得历史性突破。抢抓发展机遇,聚焦页岩油勘探开发,加大理论创新、技术攻关与规模化应用,持续深化地质理论认识和勘探开发技术创新,形成了“陆相断陷湖盆页岩油富集理论”及水平井钻完井配套技术、“纳米级渗吸—立体压裂”技术、“地质工程一体化设计”技术等,指导和推动准噶尔盆地吉木萨尔、松辽盆地大庆古龙、鄂尔多斯盆地庆城等陆相页岩油实现规模化建产。2021年,庆城油田成为我国首个十亿吨级陆相页岩油田,2020年、2021年,吉木萨尔和古龙两个油田建成国家级页岩油示范区,页岩油气革命取得历史性突破。2024年,页岩油产量突破 500万吨,成为能源战略重要接替资源。

image.png

首口超万米深井塔科1井胜利完钻。2023年5月30日,我国首口超万米深井——深地塔科1井在塔里木盆地开钻,这是继我国深空、深海之后又一超级工程。2024年,“万米深地科探和油气资源勘探工程”入选央企科技成果应用

拓展工程首批项目清单。2025年1月5日,深地塔科1井钻至井深 10910米顺利完钻,先后在寒武系地层10851米至 10910米井段钻揭优质烃源岩,实现全球陆上万米以下油气发现零的突破。成为亚洲第一、世界第二垂深井,标志着中国石油自主攻克了特深井钻探技术瓶颈,深地油气钻探能力及配套技术跻身国际先进水平,为我国未来科学研究和油气资源开发提供了重要基础和支持。

气相法聚烯烃弹性体技术实现商业化。中国石油加大气相法工艺自主研发,在国内首次成功开发出气相法聚烯烃弹性体生产技术,气相法新路线流程更短、成本更低、可推广性更强,实现了从催化剂到工艺的全链条自主化,填补了国内空白,使我国成为全球少数掌握该技术的国家。

自主茂金属催化剂实现工业应用。茂金属聚乙烯(mPE)性能优异,其生产技术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聚烯烃产业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而茂金属催化剂是生产 mPE的“芯片”。中国石油勇于挑战、迎难而上,锚定茂金属催化剂结构设计和性能调控等关键技术难题,自主攻关开发了高效茂金属聚乙烯催化剂,实现茂金属聚乙烯核心技术的自主可控,有力推动我国高端聚烯烃业务的高质量发展。

展望未来,中国石油在科技创新的征程上已迈出坚实而有力的步伐。随着一系列战略布局的持续深化、创新体系的不断完善以及更多原创性成果的持续涌现,中国石油必将在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推动能源行业转型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发挥更为关键的作用,为国家的繁荣富强和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源源不断的石油力量。

【责任编辑:曹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