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富源县:老矿区展“新容颜”成“旅居胜地”
“站在‘守望台’上看着昔日矿区,就像看到了自己的青春岁月,这里的日子比老家还舒服。”这是很多前来云南省曲靖市富源县胜境街道后矿社区旅居的“候鸟”共同的心声。近日,“旅居云南•心之所向”2025年“全国媒体达人云南行”宣传推广活动的嘉宾们,走进富源胜境街道后矿社区,探寻旧矿区转型“旅居目的地”的蝶变之路。
后矿社区的旅居地建设,始于对老矿区“闲置资源”的创造性转化。这里曾是省属国有企业云南省后所煤矿所在地,2016年煤矿关闭后,大量厂房、影剧院、职工才艺展演中心等设施闲置。该社区以“保留矿区记忆”为核心,对这些老建筑进行改造升级:原影剧院变身“红色影院”,既播放红色影片,也定期放映老矿区纪录片;职工才艺展演中心被改造成集剪纸文化长廊、多功能厅、图书室于一体的文化空间,成了“候鸟”们休憩之地;该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旁的空地,被改造成拥有健康步道、健身区、篮球场、户外娱乐区的休闲广场,白天供人散步锻炼,夜晚则成为广场舞爱好者的乐园。
“我们不想建千篇一律的旅居区,而是要让‘矿区乡愁’成为独特吸引力。”该社区相关负责人说。该社区保留了矿区旧址,并在党群服务中心操场边修建4米高的“守望台”,让老矿工能俯瞰昔日工作地,也让旅居客直观感受矿区的历史变迁。很多外地矿区退休职工,正是被这份“共鸣感”吸引而来:“在这里既能养老,又能找到同类人的回忆,很踏实。”
在硬件设施之外,更注重用“文化活动”留住旅居客的心。该社区深挖原有的剪纸、书法、绘画等文化资源,组建老年文艺队、志愿服务队,定期开展“我们的节日•精神的家园”系列主题活动。今年暑假,还针对外地避暑儿童开设“手工课堂”,教孩子们剪矿区题材剪纸、画高铁风景。
便捷的交通与完善的配套,为旅居地建设“兜底”。该社区距离沪昆高铁富源北站仅1公里,城际公交直达社区门口,旅居客从高铁站下来后,10分钟就能到达住宿地。社区医院与县城三甲医院开通“绿色通道”,方便就医就诊。
该社区还推行“10分钟便民服务圈”,以党群服务中心为圆点,串联起超市、理发店、餐饮店、药店等生活场所,旅居客步行10分钟内就能满足日常需求。
凭借独特的矿区底蕴与宜居环境,该社区成为重庆、江西等地游客心中的“避暑天堂”“养老天堂”。据统计,仅今年暑假,就接待了100余名来自重庆、江西等地的避暑游客,其中超过30%的人表示“明年还来”。未来,该社区还计划依托铝产业园区的“工业旅游”资源,开发“矿区怀旧+工业研学”旅居线路,探索旅居产业发展新路子。(路文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