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缩略图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首页> 联盟>

云南丽江:综治中心一站式化解矛盾纠纷 让“诗与远方”更有温度

时间:2025-09-22

来源:中国网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字体:

“工程建设太慢,而且没有达到预期。”“你作为甲方付款不及时,影响我垫资采购材料。”2025年初春,云南省丽江市白沙古镇某民宿改造工程因施工细节争议、工程款支付节点分歧陷入停滞,双方多次争吵无果后,当事人共同前往白沙镇综合治理中心求助,中心受理后迅速将案件信息录入“云综治”系统,结合建筑施工合同属性及土地、旅游背景研判。

工作组采用“背对背调解”法,分别倾听双方诉求与顾虑,经多轮专业调解,双方达成协议,民宿改造工程得以重新开工。“没想到镇里这么重视,把事情搞得明明白白。”

这场纠纷的高效化解让当事人的“丽江小家”梦得以延续,也是丽江市以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为抓手,助力旅游产业平稳发展的生动缩影。丽江作为旅游名城,正以全市542个综治中心为支点,撬动基层治理效能全面跃升,为“诗与远方”筑牢平安根基,让“舍不得的丽江”更添平安温度。

完善体制机制,构建治理“强中枢”

旅游产业的蓬勃发展不可避免地会产生矛盾纠纷。丽江市依托综治中心,将矛盾纠纷化解端口前移、触角延伸,让旅游领域的问题“早发现、快处置、少遗留”。

丽江市建立发现受理、分析研判、分流交办、依法办理、重点管控、动态管理、闭环督导“七项机制”,制定统一的运行指引操作手册,以流程的规范化推动矛盾纠纷高效办理、实质化解。同时通过多部门入驻、科学人员配置、高效部门联动,让涉旅纠纷化解“聚合力、提效率、显成效”。如今,全市542个综治中心统一标识、规范运行,成为群众看得见、找得到的“平安驿站”。

同时,网格排查是丽江发现旅游问题的“千里眼”“顺风耳”。按照“多网合一、一网统管”原则,全市划分6742个网格,17383个微网格,按“3+N”模式配备网格队伍3万余名,网格员实时收集群众诉求、排查风险隐患,已成维护丽江市旅游发展的重要保障。

凝聚多元力量,跑出解纷“加速度”

“旅游治理不是某一个部门的‘独角戏’,需要把各方力量拧成一股绳。”

大研街道作为古城核心区域,核心景区5个社区户籍常住人口仅65户180人,人户分离问题突出、人员流动性大,导致重点人员管理不到位、矛盾纠纷发现不及时、社会治安防控存在短板。为此,街道立足“景区社区一体化”实际,探索出符合辖区特点的治理路径。

“目前大研街道综治中心依托街社两级“一站式”平台分类处置,已经实现简单纠纷社区化解,复杂纠纷联动市、区部门及律师协同化解,景区涉旅纠纷由综合执法队与社区快速处置,涉旅纠纷平均处置时间缩至2小时内。同时,对重点人员实行“一访二看三谈”,破解景区人员管理难题,并通过优化“街道吹哨、部门报到”机制,以“清单交办+限时反馈”打破部门壁垒。今年以来制发“风险预警函”15份,解决景区噪音、流动摊贩等问题。”大研街道党工委副书记刘鹏程介绍。

强化法治引领,守护旅游“平安色”

旅游市场的长期平稳,离不开法治的引领和保障。

丽江市以综治中心为载体,将普法强基行动与旅游治理深度融合,让法治理念融入旅游消费、经营、管理全流程,引导游客依法维权、经营者守法经营,为旅游市场筑牢法治“防护网”。

丽江法院专门选派专业诉讼服务团队入驻综治中心,打造“先行调解工作室”,推动诉讼程序与调解服务无缝衔接,让涉旅纠纷在法治框架内高效化解;专项普法工作队则主动下沉一线,结合旅游市场常见的合同纠纷、消费维权等问题开展宣讲,从源头减少矛盾隐患。

大研街道作为丽江旅游核心区域,街道综治中心通过2次普法研判明确辖区旅游法治需求,再组织调解员、网格员面向居民群众、经营商户开展16场法治宣讲,制作23期普法图文;针对景区周边重点管理人员、文智社区烧烤摊等纠纷易发区域,还开展“地毯式”普法走访,把法律知识送到经营户身边,切实提升群众法治意识。

丽江市以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为核心,走出了一条“以综治稳旅游、以旅游促发展”的良性循环之路。综治中心已成为守护丽江旅游平安的坚实后盾,守护好每一位游客的“诗与远方”。(李明、高丙芸)

【责任编辑:君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