刮痧、耳穴、推拿......蜀山区为科研人才送“健康福袋”
9月19日,蜀山区委组织部联合区卫健委在科学岛举办“医脉相连 健康有约”人才健康沙龙专场活动,为辖区科研人才精心准备了特别的“健康福袋”。刮痧、耳穴、推拿......这些传统的中医适宜技术,与现代化的AI智能健康检测相映成趣,让参与活动的科研人才在沉浸式体验中医文化魅力的同时,深切感受到蜀山区对人才的暖心关怀。
义诊现场:名医齐聚把脉问诊,人才点赞暖心服务
义诊专区里,来自安徽省口腔医院、安医附院、省中医院等知名医院的专家们,正为高层次人才把脉问诊。口腔科、心血管科、内分泌科等义诊服务台前,科研人才们有序排队等候。专家们通过细致的脉诊和舌诊,为人才群体提供个性化的健康调理方案。
上海曙光医院安徽医院的医生一边为人才进行耳穴埋豆,一边耐心解释:“耳穴疗法是中医宝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缓解压力、改善睡眠有显著效果。科研工作者经常处于高强度工作状态,特别需要注重日常保健。”
AI智能健康检测区也吸引了众多人才驻足。负责该区域的医生介绍:“我们创新性地将现代科技与中医智慧相结合,通过中医体质辨识和眼底筛查等先进技术,为人才提供更精准的健康评估。”
“专家非常专业耐心,给出了很多实用的养生建议。”一位科研人才在接受完中医专家的把脉后赞叹道,“平时科研工作繁忙,常常忽视身体健康,这样的活动让我们在园区就能享受到优质的医疗服务,体现了蜀山区对人才全方位的关怀。”
体验专区:手作中药文创,沉浸感受中医药文化
时令节气中医茶饮区内,足浴包、沙参麦冬玉竹茶、调脂轻身茶等中药创意文化产品琳琅满目,吸引了众多人才驻足欣赏。一名科研人才品尝时令养生茶饮后赞不绝口:“根据24节气调配茶饮的理念充分体现了中医养生智慧,既好喝又健康。”
中医健康手工区气氛热烈,科研人才兴致勃勃地动手制作个性化中医药风铃挂件和冰箱贴,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体验中医药文化的独特魅力。“亲手制作中药风铃挂件,既了解了中药材的功效,又体验了传统文化,这样的活动特别有意义。”一位科研人才笑着说。
与此同时,几位科研人才正在制作中药冰箱贴。他们用特制的透明模具,将枸杞、菊花、玫瑰花等药材巧妙排列,再注入特制的透明树脂,制作成既实用又富有文化内涵的冰箱贴。
区委组织部有关负责人表示:“这不是一次普通的义诊活动,而是一场融合传统智慧与现代科技、充满温情的人才服务体验。专家们为平日里忙碌的科研人才把脉问诊,丰富的中医体验活动让人才们在亲身参与中领略中医药文化的博大精深。”
人才服务:营造近悦远来的人才生态
优化人才服务保障,营造安居乐业的良好环境,蜀山区一直在努力。近年来,蜀山区推出一系列人才政策“组合拳”,全方位构建一流人才生态:聚焦引育留用各环节,在政务审批、法律服务、医疗保健等方面提供高效优质的全过程服务,着力化解人才后顾之忧,优化干事创业生活环境。牢固树立“第一服务员”意识,组建人才服务专员队伍,常态化开展“百企千才服务行”,不断优化对院士等顶尖人才的服务举措。
今年以来,蜀山区常态化开展人才走访调研160余次,走访企业300余家,提供“一对一”指导、上门辅导等服务,提升审批效率与服务体验。截至目前,共认定省、市高层次人才5000余人。近三年,共发放人才住房补贴54431人次,金额6522.4687万元。
“蜀山区要聚焦全方位招才、全产业布局、全过程服务,打造人才集聚‘强磁场’,为蜀山新质生产力发展注入更强动能,聚力打造长三角创新高地。”区委组织部有关负责人说。
从人口数量到人口素质,从发展速度到城市温度,蜀山区正以打造更优越的人才环境,助力城市更高质量发展。
未来,蜀山区将继续用开放包容来打造天下英才向往之地和筑梦之城,进一步推深做实“心有所蜀”人才服务品牌,夯实载体和平台建设,优化政策和金融支持,完善精准和高效服务,积极融入区域协同发展,构建更具吸引力和竞争力的创新人才生态,为科研人才创造良好的创新环境和发展空间,实现“城市与人才的双向奔赴”。(文/莫佳佳、孙雨静 蜀山区委宣传部供图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