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缩略图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首页> 联盟>

安徽肥东:民政精细化管理提升城乡养老服务品质

时间:2025-09-19

来源:中国网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字体:

为进一步推进养老事业精细化服务管理,安徽省肥东县围绕养老智慧数字平台,推动“一网通管”,打造集需求受理、服务匹配、过程监管、应急响应等为一体的全流程服务模式,精细打造信息服务“神经中枢”,同步结合全县242个社区老幼专干、民政专干们,将信息采集伸到老百姓家中,用脚步激活数据,用汗水驱动协同,让“智能化、精细化、精准化”管理服务,成为提升城乡幸福养老的核心引擎。截至目前,已完成17.5万名老年人信息建档录入,提供养老服务超10万次。养老智慧养老服务平台先后服务老人人次达85121人次(动态),服务金额达4758134元。

近日,在肥东县梁园镇镇南社区和管湾社区智能人体红外传感器先行试点安装现场,社区老幼专干正在协助技术人员为符合条件的老人安装智能人体红外传感器。

“我平时一个人居住,儿女工作忙都不在身边,感谢社区的关爱,经常上门看望我,现在又帮忙安装了这个红外传感器,心里更踏实了”,70岁的独居老人周爷爷看着墙上安装好的小巧传感器,深有感触地说:“这小东西不吵不闹,装在房间里位置正好,看着心里都踏实,孩子们在外打工也放心多了。”

从工作人员路颖颖处了解到,社区安装在高龄独居老人家客厅或卧室的智能人体红外传感器,能够全天候感知老人活动状态,一旦监测到老人活动异常,便会及时发出报警信息,点按传感器上的按钮也可实现向后台报警,镇、社区工作人员收到此报警信息后,第一时间入户核查,从而获得最佳救治时间。通过非接触无干扰模式,实现针对社区独居老人的主动防护和智能响应,提升银龄生活幸福感的同时,为精细化管控提供了保证。

在安装过程中,技术人员和养老专干耐心向老人讲解传感器的使用原理,演示设备功能,消除老人对“被监控”的顾虑。对于行动不便的老人,工作人员还同步检查家中水电安全,更新紧急联系人信息,确保“技防+人防”精细化管理双保险。

今年以来,县民政局以养老智慧数字平台为服务载体,整合多方资源,形成了多层次的守护网络,构建了社区民政专干、老幼专干与社区志愿者、网格员与独居老人一对一结对服务精心网。为其提供生活照料、精神陪伴,定期上门为老人打扫房间、购买生活用品、代取药品,并陪老人聊天解闷,帮助其走出家门,融入社区生活。通过老年助餐、健康体检、节日慰问等“窗帘之约”服务,及时掌握老人的需求和问题,确保独居老人的生活安全和质量,形成自治互助、结对帮扶、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精细化管理格局,为独居老人提供更加全面、贴心的服务,共同书写的宜居答卷。

全县推广“一键响应”。截至目前,累计发放安装“一键呼”近2793个,包括享受居家养老服务人数1754人,享受扩大居家养老服务人数共1039人。配备智能安全监测设备600余件,处理求助呼叫超100万条。通过“一户一策”,为有需求的独居老人、高龄老人和符合条件的残疾对象按需敷设坡道,添置移动扶手、感应地灯等智能物件。加快公共设施适老化、智能化升级改造,完成适老化改造1860余户,敷设便民坡道超50平方米,安装适老化设施器具超4000个。以精细化管理,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百米”。

分层分类,综合高效的救助体系更加精细,前八个月,累计发放低保金18.4445万人次15054.80716万元。发放特困人员供养资金6048.7788万元,服务保障4.9622万人次。县民政局通过“强强联合”,与医保、教育、卫健委、公安等多部门常态化开展数据共享或比对,精准掌握困难群众家庭生产生活变化情况,实施临时救助1318人次,累计发放资金189.216532万元,发放救急难资金296人15.55万元。精细化服务更是“事无巨细”将服务送达万户千家,及时掌握困难家庭信息,从侧重政府救助向实施弱有众扶发展。累计为老年助餐点发放就餐运营及助餐补贴861.83万元,累计服务78.28万人数,消费783.55万元。为45114名高龄老人发放高龄津贴资金5261.899万元,共为31名孤儿、488名事实无人抚养儿童累计发放基本生活费1319.321万元。发放慈善救助款物141.81万元万元。(文/高桢   肥东县民政局供稿

【责任编辑:沈晔】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