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美术馆隆重举办“写心载道——周顺恺艺术研究文献展”
值此“第三届重庆都市艺术节”之际,为梳理重庆艺术文脉,彰显重庆艺术家艺术审美的高度,用高品质作品服务社会服务人民群众。近日,由中国美术家协会、重庆市文化和旅游发展委员会、重庆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重庆市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馆主办,重庆美术馆(重庆画院、重庆国画院)、重庆市美术家协会、重庆市中国画学会承办,中国国家画院学术支持的“写心载道·周顺恺艺术研究文献展”开幕式在重庆美术馆隆重举办。
开幕式现场,中央文史研究馆副馆长、中国美协名誉主席冯远,全国政协文化文史和学习委员会原副主任、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协原主席陈际瓦,重庆市政协副主席、重庆市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馆馆长王昱和副馆长袁波,重庆市文化和旅游发展委员会主任高琳,重庆市文联党组书记、副主席阳奎兴和秘书长胡启华,市台办原主任胡奕,中国戏剧家协会副主席、市文联主席、市川剧院院长沈铁梅,中国美协副主席、市美协主席庞茂琨和副主席兼秘书长魏东,涪陵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吴辉,渝中区人民政府副区长陈洁,市文旅委艺术处处长宋俊红,重庆大学艺术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张楠木,市文联副主席、市音协主席刘光宇,市杂协主席、市杂技团书记团长陈涛,重庆美术馆原书记、市美协副主席邓建强和副馆长唐德福,重庆市中国画学会会长傅仲超和执行会长陈航,以及市各艺术院校负责人、艺术家代表出席。
此次展览立足于周顺恺先生艺术生涯,聚焦其个人作品的学术性、文献性和示范性,展览囊括了画家50余年创作的中国画、版画、书法和文献等共200余件作品,精美画作传神写心、以情动人,体现了人文关怀、民族精神和时代正气,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文化和历史记忆。其作品多次参加全国美术作品展览并获奖,作品被中国美术馆、中国国家博物馆、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中国美术家协会及各地方机构收藏,作品入编《中国少数民族美术史》及中国美术家协会史册《改革开放·中国美术30年》。
重庆美术馆(重庆画院)书记、馆长(院长)王发荣在致辞中宣读中国美协河山画会名誉会长李宝林贺信:我和顺恺既是师生、又是战友,1968年,我在海军培养美术骨干,发现18岁的顺恺有绘画潜质,便有意引导他在军旅生涯画国画并参与创作入选全国美展,成为战士画家的佳话。1975年,我在《大会师》创作任务中让他担任助手,锻炼他画主题大画的能力。1982他转业回重庆,与我的中央美院同学马振声共事画院,受马先生影响,他人物画、肖像画技艺更臻成熟。其潜心艺事数十载,以笔墨写心,作品既扎根传统,又饱含时代精神。以现实主义笔法凝练历史瞬间,塑造了鲜活的人物形象,彰显了时代的审美。此次文献展系统梳理他的艺术轨迹与学术成果,不仅是其个人成就,更为中国画人物画创作提供了珍贵范本。
“他是当代中国画坚持以现实主义艺术创作,以人民为中心,贯穿着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相结合,关注生活、反映现实,倾情投入创作人物画创作的中国代表性画家”。中国美协名誉主席冯远在会上讲到,周顺恺是以中国绘画的笔墨来表现中国人和中国当下的时代,具有现实主义的理想、意识和精神的鲜明脉络。
据主办方介绍,马振声先生为展览命名并题写的“写心载道”,是对周顺恺艺术生涯的精准概括,也是对他艺行大道,一生追求真善美审美理想而不懈努力的高度肯定。他50多年来坚持现实主义创作道路,坚持人物画的创造个性,关注时代、关注社会、关注人的命运,以严谨的造型手段,凝练遒劲的笔墨技巧,塑造了一个个生动鲜活、个性典型的人物形象。同时,他几十年来为重庆画院(重庆国画院)的学术建设和队伍建设倾尽全力的付出,取得了丰硕成果。(文、图/王阅春 重庆美术馆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