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缩略图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首页> 联盟>

南网绿能安全工器具专区:打造本质安全型智慧生态——以全链条管理赋能电力行业标准话语权突破

时间:2025-09-17

来源:中国网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字体:

新时代国家安全观下,电力本质安全型企业建设需以科学化、系统化管理保障长效安全。在新型电力系统建设与能源数字化转型驱动下,南方电网产业发展集团所属南网绿能公司(简称“南网绿能”),依托数字化平台与全链条创新机制,构建“核心标准制定—数字化产品管控—高效运维服务”智慧生态体系,破解行业“买不了、选不了、不重视、跟不上”痛点,更以国际标准话语权提升,为电力本质安全应急战略提供实践样本。

全链条管理:从“分散”到“智控”,多项指标领跑行业

南网绿能以《南方电网公司电力安全工器具管理提升工作方案》为指引,搭建“供应商准入—运营管控—物流配送—售后服务”全链条闭环体系,实现传统分散管理向集约化精准智控的升级,核心成效显著:

集约化运营经实战验证:整合1300余种工器具资源,形成871种标准化上架产品;截至2025年8月,累计为五省地市局提供应急产品600余件,标准化产品适配性与认可度获实战检验。

质量管控零漏洞:创新“到货抽检+专项抽检”双轨机制,2025年计划抽检45次、覆盖1065件样品,抽检率1.2%且合格率100%;关键品类经第三方检测,性能优于国标与行标。

物流与服务效率领先:以“平均2.5天配送时效”“15天未发货订单约谈”机制提升供应链响应速度;组建区域服务团队开展使用指导与回访,客服通过南网eLink号与专用电话双线服务,每周处理咨询86人次,累计投诉办结率100%。

数字化实现“减负增效”:引入智慧感知全生命周期管理,物联网技术实现工器具“一物一签”追踪与区块链式数据链,漏检率从22%降至0.4%;基层采购时限缩短30%以上,达成“风险可控”与“提质减负”双重目标。

标准突破:从“市场研磨”到“话语权跃迁”,填补行业规范空白

在电力安全工器具标准化领域,南网绿能以实战需求推动标准升级,筑牢“标准屏障”:

深度参与编制的国家标准《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快装脚手架》、电力行业标准《电力高处作业防坠器》,均已进入报批阶段。两项标准依托专区运营数据,细化工器具参数要求,践行“从实战中来、到实战中去”理念,实现安全工器具“好用(操作便捷)、管用(性能可靠)、想用(适配性强)”。

这一突破价值深远:既为一线人员筑起“生命防线”,降低高空作业、临时支撑作业事故风险;更推动防护装备从“经验依赖型管控”向“标准引领型治理”转型,解决行业“选品无依据、管控无抓手”难题,为电力本质安全升级与电网安全运行奠定基础。

人才支撑:多维发力筑牢“创新+发展”双防线

南网绿能以“产、学、研、用”协同机制构建创新人才梯队,通过“创新攻坚+风险防控+合规监管”,将人才优势转化为核心动能。

一是创新攻坚促成果转化:设立“揭榜挂帅”项目,组建跨单位、跨专业攻关团队,形成“问题收集—方案孵化—成果转化”闭环,破解运营难题,加速创新落地。二是风险防控强化信任基础:依托人才统筹能力,将工器具核验纳入多部门监督体系,实现全流程留痕与信息公开,降低风险的同时增强客户信任,助力业务拓展。三是合规监管提升社会效益:成立跨部门监察小组,动态监控招标、原材料、质量监督等关键环节,确保全流程可控;依托高效服务能力升级专区服务,拓展市场空间,为行业安全水平提升注入活力。

南网绿能的实践,揭示了中国电力行业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的转型逻辑。通过全链条数字化破解痛点、以标准编制重塑安全格局、借人才培育激活动能,在国家能源战略下实现行业话语权提升。这既是应对电网复杂化的必然选择,更是中国电力产业向“规则制定者”跃迁的关键支点。当每一件工器具承载“安全、智能、高效、可持续”基因,中国电力高质量发展之路,必将在标准重构与生态革新中迈向更广袤未来。(文/汤君垚、蒙泳昌、林诗焜    南网绿能供稿


【责任编辑:沈晔】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