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东县养老新风尚:城乡居保“提档缴费”
“以保尽孝”,居民晚年生活更有底气
“公公以后每月能领1000多养老金,咱既尽了孝,也不用再担心他的生活,这钱花得值!”在肥东县人社局服务窗口,刚办完业务的华女士满脸欣慰。她不仅按6000元最高标准,为公公补缴了15年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费,还额外以子女资助方式缴了6000元,加上2025年当期缴费,累计缴费超10万元——这正是肥东县居民主动拥抱养老新政的生动写照。
如今,在肥东,“多缴多得享好待遇”“以保尽孝更安心”已成共识,越来越多人用“提档补缴”和“子女资助”的方式提高养老金水平,让晚年生活更有保障!
“多缴多得”成共识,高档次缴费人群大幅扩容
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养老金由个人账户养老金与基础养老金组成,“提高个人缴费水平才能提升晚年待遇”的观念已深入人心。居民普遍意识到,个人账户积累额越高,养老金水平越可观:例如个人账户积累额达9.6万元时,每月可领取约955元养老金。同时,“早缴更划算”的理念也被广泛接受——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利率高于银行定期存款利率,2025年度安徽省该利率达3.59%,能实现资金稳健增值。
数据显示,2025年全县选择1000元及以上缴费档次的居民达9.8万人,其中选择6000元最高档次的有8000多人,较往年大幅提升。“多缴多得、长缴多得”的政策红利,正从宣传语变为居民的主动选择。
“提档补缴”成新潮流,养老规划从“临期忙”到“提前筹”
过去“养儿防老”的传统观念正逐步转变,越来越多居民选择通过提升缴费水平为自身晚年生活“攒底气”,既保障自己,也为子女减轻未来赡养压力。这一转变带来显著变化:截至目前,全县已有1.5万余人主动补缴往年保费,补缴总金额达3.5亿余元。值得关注的是,高档次缴费群体不再局限于即将到龄人员。越来越多年轻人主动加入“提前规划养老”行列,通过选择高档次缴费、补缴早年保费等方式,为以后的退休生活“储能量”。
“以保尽孝”成新风尚,子女“提档+资助”让父母养老更稳当
“给父母缴养老金,比送钱更安心。”近年,“以保尽孝”成为肥东县子女赡养父母的新方式——不少子女通过提高父母的养老保险缴费档次、额外资助缴费,直接提升父母的养老金水平。部分子女不仅为父母选择6000元的最高缴费档次,还额外个人资助6000元,使父母每年最高可缴纳1.2万元保费。目前,全县已有280名子女通过这种“提档+资助”模式尽孝:既切实承担起赡养责任,又让父母的养老保障更稳定、水平更高。
从“被动缴费”到“主动提档”,从“养儿防老”到“以保尽孝”,肥东县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的这些新变化,正绘就一幅“个人安心、子女减负、社会和谐”的养老新图景。(文/陆璐 肥东县人社局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