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遇蜀山”架金桥!百企汇聚,“双清单”构建精准对接新生态
9月12日,蜀山区“机遇蜀山”供需对接系列活动首场——人力资源服务专场在蜀山经济技术开发区成功举办。百余家重点企事业单位、人力资源服务机构“供”“需”主体汇聚一堂,通过精准对接,着力缓解企业“招工难”与人才“就业难”并存的结构性矛盾,进一步优化区域营商环境,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活动现场
清单背后是沉甸甸的调研成果
活动现场发布的《机会清单》和《能力清单》成为关注焦点,这份清单不仅是人才供需的直观反映,更是蜀山区各级干部历时数月深入企业摸需求、找痛点的成果。
与会人员认真浏览清单项目
科研院所急需高端研发人才,制造企业急缺技能型工人,数字经济领域渴求复合型管理人才……以往分散于各企业的“求贤令”,被系统整合为涵盖招聘、外包、培训等多类需求的《机会清单》,清晰勾勒出蜀山区当前产业发展的人才态势。
“这不仅是两份清单,更构建了供需双方精准匹配的生态系统。”正德人力政企服务部相关负责人表示,“通过清单,我们明确了人才培养重点,用人单位也找到了专业服务支持,实现互利共赢。”
现场发布人力资源服务《机会清单》和《能力清单》
外企德科带来了专业的猎企及RPO解决方案,嘉驰国际聚焦高端人才寻访,安徽邦芒则深耕劳务外包服务......面对企业的迫切需求,20家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在《能力清单》上亮出“家底”,提供多样化解决方案,成为企业可信赖的“外脑”。
“这份清单来得太及时了!”合肥通用机械研究院有限公司人力资源部副部长付方方指着《能力清单》说道,“公司正积极拓展高端装备、绿色低碳、智能制造等领域,急需高层次、专业化人才,通过清单可以快速对接专业服务机构。”
精准对接破解产业发展痛点
精准对接的背后,是蜀山区打造高水平人力资源服务平台的持续努力。今年5月,蜀山区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通过省级评估验收,被认定为省级产业园,致力打造“立足蜀山、联动安徽、辐射长三角”的服务新高地。数据显示,目前全区已集聚人力资源服务许可机构200余家,今年1-8月产业总营收达66.6亿元,同比增长20.9%,增量位居合肥四城区首位。
中国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理事会副秘书长夏里根进行《人力资源产业发展趋势和机遇》主题分享
“聚焦蜀山‘1+2+N’产业体系布局,我们系统摸排十余类重点领域近万名人才需求,编制人才图谱,为服务机构提供清晰指引。”蜀山区营商中心负责人表示,这一模式既帮助企业降本增效、提高人岗匹配度,也推动人力资源服务从传统中介向价值创造转型。
中国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理事会副秘书长夏里根在主题分享中指出,人力资源配置事关产业升级战略,蜀山区的创新实践直击当前产业发展痛点,为破解结构性矛盾提供了新思路。政府搭建平台促进供需信息透明化、对接精准化,正逐步形成人力资源优化配置的“蜀山模式”。
营商沃土育产业新生态
优质新质生产力为人力资源服务业提供丰富场景,蓬勃发展的服务业又反哺产业,蜀山正形成产业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
今年6月,蜀山区再次荣登《赛迪投资竞争力百强区(2022)》全国第23名,较去年提升2位;9月1日,又跻身2025最受投资机构欢迎的区县政府LP TOP15榜单。这些荣誉是蜀山持续优化政务服务、增强产业活力、提升人才吸引力的综合体现。
“给政策、给机会、给场景,蜀山区‘政府搭台,市场唱戏’的举措,让我们体验到一流的营商环境。”外企德科安徽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这不仅帮助我们拓展了业务渠道,更让我们看到了蜀山区服务企业的诚意和效率。”
蜀山区人社局介绍市、区2025年人力资源产业扶持政策
近年来,蜀山区通过深化“放管服”改革,建立企业需求定期摸排机制,开展“上门服务、精准对接”活动,打造“蜀心办”服务品牌,为企业提供全生命周期服务。从政务服务到产业配套,从人才供给到创新生态,一个全方位、多层次、高质量的营商环境体系在蜀山不断完善。
下一步,蜀山区将坚持“市场主导、政策引导”原则,以“多主体参与、多场景验证、多渠道支持”为抓手,深度挖掘场景需求,持续举办“机遇蜀山”供需对接系列活动,为新技术、新产品应用、高端服务提供更多机会,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持续动力。(文/金晶、刘天夫、葛庆钊、詹伟伟、刘亚萍 蜀山区委宣传部供图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