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见滇川交界最高“枫”
“枫桥经验”诞生于基层,核心是依靠群众、化解矛盾、服务群众。多年来,位于云南“北极”的香格里拉市公安局东旺派出所通过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把“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服务不缺位”的“枫”景绘就在滇川交界最高峰。
这座“桥”,是“茶盐不分离,警民一条心”的枫桥之“桥”;这股“枫”,是“矛盾不上门,警民一条凳”的浦江之“枫”。
东旺,位于祖国西南地理最偏远、条件最艰苦的滇川交界区,“猴子落泪、豹子折头、老鹰绕道”是对它的形象比喻。辖区特点就是特别长、特别宽、特别高。长是与四川省甘孜州的六个乡镇交界,战线长达152公里;宽是管辖面积1338平方公里,人均管辖面积是全省的25倍;高是工作地平均海拔3615米,最高地方5050米。
近年来,东旺派出所践行“四比”工作法——与海拔比忠诚的高度、与雪山比作风的纯度、与江河比服务的速度、与峡谷比平安的深度,勇攀新时代最高“枫”。
这座“桥”,让“矛盾不上交”攀在最高“枫”
最低海拔4800米的虫草山被誉为“生命禁区”,被称为“人类来了才有动物,警察来了才有蓝色。”东旺群众大半年在虫草山半农半牧。过去,因资源纠纷发生过多起跨省流血冲突事件。如何做到“矛盾不上交”?
他们以党建为引领,每年的五至六月,与四川6个兄弟派出所在虫草山共建云端临时党支部,开展“风险联防、矛盾联调”工作,近年共化解跨界纠纷50多起,让两省矛盾不下山、不出村。
他们以普法为抓手,每晚结合普法强基补短板活动进牧棚、钻牛圈,把法律法规宣讲到火塘边。去年,全乡群众采挖虫草收入突破3000万元,实现了群众增收、边界稳定、民族团结的三赢,曾经的“矛盾火山口”虫草山,蝶变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带”。
他们以身体为代价,克服“天难晴、氧难饱、路难行、衣难暖、饭难熟、夜难眠、话难通”的种种困难,每天负重10余斤在六月飞雪的山脊线徒步巡逻10余小时,防范两省群众越界采挖矛盾。多年在生命禁区的坚守,东旺派出所多名民警辅警患上肺水肿、风湿等多种终生疾病,整个派出所没有一个完全“健康”的人。
这座“桥”,让“平安不出事”立在最高“枫”
185公里长的滇川通道东旺段,是大香格里拉旅游环线、两省群众往来的重要干线。因山高谷深、江河湍急,每年发生塌方、滑坡、泥石流、落石致道路中断数十次,被誉为“生命通道”。如何做到“平安不出事”?
他们化身“推土车”,以最快速度抢通被塌方、泥石流阻断的道路。在持续强降雨的深夜,他们冒着落石风险,手持铁锹、协调机械,与受困群众并肩清淤开路。仅今年七月以来,他们就开展道路抢险28场次,成功救援被困车辆37辆,让滞留的车辆驶向安全,让中断的物资重新流动起来。
他们化身“救护车”,时刻准备与死神赛跑。近年来,滇川通道成为川西与香格里拉自驾游客的热门路线,但因地理环境复杂、不少游客经验不足,事故频发。民警辅警们总是在第一时间冲向仍有落石和泥石流隐患的现场,紧急转运受伤游客,在暴雨夜中点亮生命的绿色通道。
他们化身“铲雪车”,在海拔数千米的雪山之巅直面严冬。气温低至零下16度、积雪深达1米,他们仍顽强凿冰除雪,在悬崖峭壁旁开辟前行之路。脚下是深渊,肩上是使命,他们让这条生命线在最寒冷的季节依然保持畅通,守护着每一段旅途的平安。
这座“桥”,让“服务不缺位”暖在最高“枫”
东旺乡很多群众不懂汉语,不会上网办事、不想下山办事、不想进城办事。如何做到“服务不缺位”?
他们开展“两脚服务”,步行到牧场、窝棚了解每个群众的需求,开车三四个小时下山代办后再带到山上交给群众。
他们开展“两轮服务”,针对群众因语言不通、驾驶证难车的情况,协调上级办理摩托车驾驶证1000多本,群众称赞“派出所,亚雄、亚雄!”。
他们开展“两群服务”,定期走访探望留守老人、儿童,当好安享晚年的守护人和成长路上的引路人,守护“银发群”、呵护“朝阳群”。
未来,东旺派出所将持续做东旺峡谷的“架桥人”,让“枫桥之花”开在滇川最高峰,“浦江之风”掀开两省和谐梦。(香格里拉市公安局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