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丰:“窗帘之约+”织密助老网 特殊老人共享安全守护
自今年5月以来,合肥市长丰县岗集镇在原有“幸福来敲门”“互助性养老”服务基础上,创新推出“窗帘之约+”助老服务体系。该服务统筹居家养老服务、社区与社工站资源,聚焦辖区165名高龄独居、孤寡老人,通过“基础守护+个性延伸+智能升级”模式,打造“安全有保障、需求有回应”的社区关爱网络,让特殊老年群体的晚年生活更安心、更暖心。
社工入户了解独居老人身体状况 杜刚 摄
“窗帘之约+”首重“平安守护”,构建了一套精准高效的基础服务机制。考虑到岗集镇农村自建房与高层回迁小区并存的居住特点,服务将传统“窗帘开关”平安信号,升级为“打卡日历”每日签到——志愿者与老人约定每日填写打卡日历,一旦发现未填写,立即上门排查,杜绝意外发生。同时,所有服务对象家门口均张贴统一“窗帘之约”标识,方便志愿者快速识别、定期巡检。“独立式感烟火灾探测报警器和一键紧急呼叫设备一旦报警,独居老人同村亲朋会第一时间从手机上得到信息,同时社区网格员也会知晓。”三十埠社区干部张畏卫介绍,部分社区还加装用电监测装置、智能门磁,实现“线上预警+线下响应”双重守护,让安全防线更牢固。
志愿者上门看望高龄老人生活情况 杜刚 摄
在基础安全之上,“窗帘之约+”更延伸出多元个性化服务,精准对接老人生活需求。健康方面,志愿者定期入户为老人量血压、查身体,联动医疗机构开展健康检测与慢性病用药管理;生活上,社区党员、居民志愿者、大学生志愿者组成服务队,以“一帮一”“多帮一”结对,提供卫生清扫、家电检查、水电燃气排查、代购代办等服务。“问问我身体,量量血压,问长问短,看看家里的水电气等情况。”9月8日在岗集社区金明花园小区,87岁的吴德权老人对志愿者的上门服务赞不绝口。
老人在社区大食堂就餐 杜刚 摄
针对行动不便老人的就餐难题,岗集镇还联动企业搭建送餐与助餐网络。“十几分钟就能到,中午3块钱,三菜一汤,味道也好。”77岁的吴章翠老人说,他每天都能按时到社区大食堂吃饭。金岗社区党总支副书记丁健邦补充:“平常社区有50多人在此就餐,我们会经常派人检查卫生和饭菜质量,确保老人吃得放心。”安徽社家送餐员工唐以华则承担着更特殊的任务:“每天给21户行动不便老人送餐,风雨无阻。”南洪社区民政专干王进表示,除送餐外,社区网格员还会定时上门检查老人起居、打扫卫生,让服务“无死角”。
社工给行动不便老人送餐 杜刚 摄
岗集镇“窗帘之约+”服务还注重精神慰藉与资源联动。岗集社会工作站副站长张爱雪介绍,社工站已为金湖、金岗等6个社区的58名老人提供专项服务,通过“小手拉大手”代际互动、节假日慰问、邻里互助小组等活动,缓解老人孤独感;同时分层分类服务,对身体差、家庭支持薄弱、自理能力弱的老人加大走访力度,形成“网格巡查+应急响应”闭环。
如今,岗集镇的“窗帘之约+”已成为基层助老服务的“温暖样板”。165名特殊老人在多方合力下,不仅实现了“居家安全有人守、生活需求有人应”,更感受到社区大家庭的温情。这种“政府统筹、社区主导、社工参与、志愿者联动”的模式,为农村与回迁社区的养老服务探索出了一条可复制、可推广的新路径。(文/杜刚、谷郑怡 长丰县委宣传部供图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