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缩略图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首页> 联盟>

朱亮:做北京道路救助基金的“守门人”

时间:2025-09-09

来源:中国网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字体:

回应你的急,理解你的难,群众的需要在哪里,我们就把工作延伸到哪里。在救助基金工作的七年时间里,朱亮对每起案件的定性、定质进行全流程监管,同时为了保障救助基金信息系统365×24天正常运行,他默默值守着,无论上班还是下班随时在线。

在办公室里,正埋守案卷中的他是北京市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管理中心(以下简称“救助基金”)案件审核组组长朱亮。眼镜框下炯炯有神的眼睛,略显沙哑的男低音,熟练地向电话那端的申请人一遍又一遍重复着救助基金政策和申请流程,那些话语总能直达人心,帮群众答疑解惑。

图片

一个无论上班下班都随时在线的人

朱亮说,救助基金24小时不间断的热线电话,每天回应着来自群众的需求问询,他们生活中的急难愁盼大部分都是通过最初热线连接,最终得以解决。然而,不是每一通热线都是友好的,有时救助热线也会接到一些情绪激动、缠案、无理求的来电,甚至会侮辱谩骂,让大家承受了很多委屈。尽管如此,工作人员还是要求自己不被负面情绪影响,用自己的方式消化,耐心做好群众的答复工作。因为一般打来电话的,都是遭遇了交通事故,遇到困难才会焦急失控,这时我们要做的就是理解群众所难,并耐心回应群众所急。

繁琐的救助案件在朱亮手中有条不紊、高效流转着。在救助基金工作的七年时间里,朱亮对每起案件的定性、定质进行全流程监管,同时为了保障救助基金信息系统365×24天正常运行,他默默值守着,无论上班还是下班随时在线,大家都亲切地称他为救助基金的“守门人”。朱亮却说,案件审核组除了我还有其他的同志,我们都是救助基金的“守门人”,时刻不敢忘记初心。

图片

(左一为朱亮,去到当事人家中慰问)

熟练掌握信息系统方便群众申请

救助基金线上管理平台,2019年中旬开始筹备,2020年突发疫情,一时无法线下收取纸质申请,线上管理平台紧急上线。信息系统建立前,当事人只能通过线下的方式提交申请,申请途径单一且手续繁琐复杂,哪个环节提交的材料不符合要求就要重新走流程。交通事故发生后,当事人本就需要处理非常多且复杂的事务,若为了繁琐的申请救助手续再不停奔波,无疑增加了他们的负担。随着救助基金工作不断深化开展,为提高交通事故发生后当事人、交警以及救治医院各方相关信息流转效率,更加便民高效,经报请救助基金联席会议同意,北京救助基金决定建立一套自己的信息系统。

朱亮回忆信息系统筹建之初,除了日常案件审核的工作外,其余时间都在和相关单位开调研会、向领导请示汇报以及同运维公司反复沟通中度过。作为救助基金与运维公司的联络人,朱亮承受着很大压力,为了提高沟通效率,加快推进工作,朱亮找运维公司要来了系统的技术手册,自学了系统的工作原理。每天下班后,朱亮工位的灯光一直亮到深夜。

图片

最终在大家不懈的努力下,北京救助基金信息系统正式上线运行,一下将交警、救助医院、医疗专家、事故当事人等信息有机整合起来,提高了工作效率,很大程度上方便了群众申请。朱亮说,通过网络流转信息,再也不用报卷去找领导签字审批,去找分散在各个医院的医疗专家对医疗材料进行审核了。如今一件案子从提交申请到最终拨付资金的时间大大缩减了。

实现“人找政策”到“政策找人”

如今朱亮已经与这套信息系统打了三年多交道。他说跟信息系统相处时间长了,都处出感情了。信息系统上线运行后,救助基金一年接到的申请从几十件猛增到千余件,这和救助基金每名工作人员的辛勤努力是分不开的,大家共同努力的这几年,让救助基金管理体系越来越完善,如今管理体系已经作为支撑救助基金运行的四大体系之一,在改变原有运行模式的基础上实现“人找政策”到“政策找人”。

图片

(右一为朱亮,作为救助基金代理人参与首例追偿诉讼)

忙完一天,同事们总调侃他的声音更有磁性了,办公室时不时会听到朱亮发出的几声咳嗽,这时他才想起喝口水,缓一缓,接着又专注地投入了工作。(北京道路救助中心供稿)

【责任编辑:曹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