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缩略图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首页> 联盟>

绽放在救助之路上的“她力量”

时间:2025-09-09

来源:中国网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字体:

三月芬芳 灼灼韶华 

在北京道路救助基金的版图上,各区办公室犹如繁星点点,照亮着每一个需要帮助的角落。而在这些办公室里,有三位女性,她们以细腻的心思、坚韧的毅力和无私的奉献,成为了道路救助工作中熠熠生辉的存在。

值此第115个“三八”国际妇女节,让我们将目光投向她们,感受属于她们的力量,探寻她们在岗位上铸就的不凡故事,领略那柔肩担重任的巾帼风采。

“急先锋”

朝阳区道路救助基金管理办公室的韩立霞,在道路救助基金的岗位上已经工作了4年。在此之前,韩立霞为了照顾家中老人,便辞掉曾经的工作,并在机缘巧合下成为了朝阳区道路救助基金的工作人员。

在这四年里,韩立霞凭借着极高的工作效率与责任心,成为了团队中的中流砥柱。她处理救助申请的速度之快、质量之高,令人赞叹不已。韩立霞的同事介绍说:“小韩是我们这救助基金办公室的“急先锋”,工作效率特别高,在最忙的时候,她一天处理过近10起案件。”

韩立霞也没有辜负大家的评价,在四年的道路救助基金工作中,韩立霞累计办理了超1400起道路救助基金相关案例,接触当事人970余人,协调案件400余起,使得近600名伤者得到了救助,无一起投诉。

“守护者”

1988年出生的范英楠,是石景山区道路救助基金管理办公室的工作人员,虽然正式接触道路救助基金工作只有一年多的时间,但她已办理了50多起申请案件。

在平日工作中,范英楠最让人称道的就是她平易近人的处事风格与细致入微的工作态度。为了保证申请人顺利完成申请流程,范英楠都会在收到申请资料后,逐字逐句的进行检查,发现问题便及时与申请人沟通,以防出现因填报失误而耽误事故伤者救治的情况。身边人都说这种方式太“笨”了,费时费力。

但范英楠说:“在我刚接触道路救助基金工作时办理的第一个案子,险些因填报资料问题而耽误伤者申请进度,一旦出现问题,影响的是背后一整个家庭。从那以后,我便告诉自己,决不能再出现这种问题,所以我就仔细再仔细,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用这种‘笨’但有效的方式,去守护这些家庭。”

在范英楠的细心守护下,石景山区从未出现过填报问题。她的这些付出,也被大家看在眼中。走进她的办公室,墙上悬挂着的一面面锦旗,都在诉说着当事人们对她的认可与赞扬。

“暖心大姐”

"张大爷,您刚出院多休息,不用送我了。"在郊区某居民楼下,密云区道路救助基金管理办公室的范春红对着伫立在门口的张大爷挥手说道。作为与北京道路救助基金同龄的"元老",范春红一直是大家眼中的暖心大姐。对于范春红来说,救助工作不仅仅是在办公室处理文件,更是深入到申请人的生活中,给予他们实实在在的关怀。

至于范春红为何是大家眼中的暖心大姐,还要从她刚接手道路救助基金工作时说起。

当时范春红收到一起申请,当事人是一位年近七十的老人,被机动车撞伤后,肇事者却逃逸,在后续治疗中,因当事人伤情过于严重,只得采用截肢的治疗方案,在后续的工作中,范春红再次登门老人家里,发现老人因车祸而导致生活十分不便。这让她开始对受助者的生活产生了“牵挂”,从此之后,范春红便不定期的慰问受助者,为受助者做些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在这个过程中,她也逐渐坚定了自己的想法——“救助不应该止于申请成功的那一刻”。

以上三位女性工作者,她们有着不同的身份,或女儿、或爱人、或母亲,但在救助之路上,她们都用属于自己的智慧与柔情编织着城市最坚实的安全网,让每段颠簸的人生旅程都能重获前行的勇气。在这个属于女性的节日里,让我们向她们以及所有女性工作者们致以最深的敬意!(北京道路救助中心供稿)

【责任编辑:曹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