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缩略图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首页> 联盟>

我的“爱心妈妈”是警察

时间:2025-09-04

来源:中国网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字体:

在喧嚣的城镇与静谧的山村之间,活跃着一群特殊的“妈妈”。

她们身着藏蓝警服,肩负着守护一方平安的重任,却也怀揣着最柔软的母爱,为需要关怀的孩子们撑起一片温暖晴空……她们,就是云南省保山市腾冲市公安局妇联的“爱心妈妈”。

根据《腾冲市深化开展“爱心妈妈”结对关爱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三年行动实施方案》,在腾冲市妇联的指导下,市公安局妇联迅速组建“爱心妈妈”团队。7名女警与中和镇8名留守、困境儿童结成一对一帮扶对子,一场跨越警营与童心的温情行动就此启程。

为让关爱更精准、服务更规范,“爱心妈妈”率先强化自身素养:系统学习《爱心妈妈关爱服务问答》《工作指导手册》,深研《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及心理健康关爱政策,以专业能力确保每一份关怀都能抵达孩子心灵。

在走访中,“爱心妈妈”发现,不少孩子因父母缺位,生活与学习状况令人牵挂。所以无论日常工作多么繁忙,她们始终坚持每季度入户走访。春节前更会开展“新春送温暖”活动:带着书包、文具、牛奶等礼物走进孩子家中,耐心倾听学习难题,细心询问生活需求,用心疏导情感困惑。

一次次促膝长谈,一件件贴心礼物,让孩子们在缺失亲情的日子里,感受到妈妈般的温暖。

结合公安工作,“爱心妈妈”化身普法使者。在“六一”儿童节、寒暑假及传统节日期间,她们走进猴桥镇上街育英完小、东村明德完小等学校,围绕未成年人保护开展专题宣讲,并融入防拐、防骗、交通安全等自护教育。

活动中,她们通过谈心了解孩子需求,用生动案例讲解法律知识,还送上笔袋、运动器材等礼物。在轻松互动中,法治观念悄然植根,孩子们的自我保护意识不断增强,更懂得如何用法律保护自己。

不仅要照顾生活,更要温暖心灵,这是“爱心妈妈”的共识。她们通过入户、电话、微信等方式,动态关注孩子的心理状态,及时为他们排解困惑。

12岁的小烨因家庭变故变得孤僻寡言,“爱心妈妈”杜奇珍一次次耐心倾听,用心理知识引导他正视挫折。当小烨与同学发生矛盾时,杜奇珍专程到学校调解,教他沟通技巧。渐渐地,小烨敞开心扉,成绩稳步提升。

11岁的瑶瑶因家庭困境变得自卑胆怯,“爱心妈妈”王发存自己掏钱买衣物、书籍,周末常来陪她聊天。如今,瑶瑶脸上的笑容多了,话也多了,眼里的光芒重新闪烁。这样的故事,在“爱心妈妈”团队中还有很多。

为让更多孩子受益,“爱心妈妈”不断拓展关爱边界:对接市妇联、市红十字会为品学兼优的困境儿童争取助学金;参与“爱心义卖”,捐赠书籍文具;举办“警营开放日”,带孩子们参观警营、认识警用装备,在新奇体验中增强自信。

她们还联动志愿者队伍,提供法律援助、心理辅导,为困境儿童家庭链接就业资源。

藏蓝警服下,是母亲般的柔软;铿锵脚步里,是守护的坚定。

腾冲市公安局妇联“爱心妈妈”团队用责任与担当,将微光聚成星河,照亮孩子们的成长路。她们将继续带着这份初心,让警徽在关爱中愈发闪耀,让更多童心在温暖中绽放。(保山市委政法委、云南政法融媒体中心)

【责任编辑:君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