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580” “有事我帮您!” 这项全国试点已覆盖庐阳
“以前抬他得两个人使劲,现在我按个键就行。从反映需求到护理床安装调试到位,只花了三天,真是帮了我们大忙!”近日,在大杨镇大杨村因车祸瘫痪的阮先生家,其妻子看着崭新的护理床感慨道。
这场“及时雨”,正是合肥市庐阳区推进全国服务类社会救助试点工作的缩影。作为全国服务类社会救助试点地区,近年来,庐阳区创新构建“14580”精准救助机制,围绕困难群众需求,精准快速匹配资源,提供高效服务,推动社会救助从“单一物质保障”向“物质+服务”综合赋能转型。
动态绘就“需求画像”精准施救解民忧
此前,大杨镇大杨村片长冯涛在走访中发现阮先生有紧急护理需求。他当天便将信息上传至合肥市社会救助大数据平台。“我们通过查看平台得知情况后,在3小时内完成线上初判、入户核实建档,并为阮先生联系爱心企业。企业两天后将护理床送装到位。”庐阳区民政局相关负责人介绍。
开展服务类社会救助宣传活动
为精准掌握困难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庐阳区依托大数据平台建立数字化动态监测体系,为辖区重点群体建立“一户一档”需求档案。同时,依托“片长-组长-邻长”三级网络走访摸排,确保及时为困难群众提供救助。
“14580”机制激活“救助生态圈”
家住杏花村街道的智力残疾少年小雨(化名),存在社交障碍。邻长张大姐走访了解到这一情况后,将其需求录入清单。“14580”机制随即响应:属地街道联合庐阳区社会救助中心评估需求,精准匹配资源,生成集服务内容、责任主体、完成时限于一体的“服务清单”,向社会工作者和志愿服务团队派发。此后,小雨在街道的帮助下,定期接受沙盘治疗,并参加“四点半课堂”辅导伴读和研学活动。“‘14580’机制启动后,孩子不仅走出了家门,性格也开朗多了。”邻长张大姐说。
开展“微爱慈善”爱心义卖活动
据悉,“14580”机制以乡镇街道社会救助工作站为枢纽,通过精准生成“服务清单”匹配群众诉求。全国服务类社会救助试点工作开展以来,解决困难群众需求近8000条,为失能老人提供康复护理、代购代办、送餐助浴等服务,累计开展居家照护35万余次;开展困难儿童心理关怀服务超1200人次;组织志愿者为独居老人提供情感慰藉,累计服务120万小时。
织密服务网暖心零距离
当前,全国服务类社会救助试点工作已在庐阳区实现全覆盖。一个个基层服务站点,正成为群众身边的“温暖坐标”。
日前,双岗街道小桥湾社区89岁独居残疾老人王奶奶“就医难”“下楼难”的烦心事,在社区“邻里互助站”的帮助下得到了解决。社区“邻里互助站”牵线搭桥,联合街道社会事务办、庐阳区社会救助中心,为老人对接社区医院上门诊疗服务,并协调开通三甲医院就医绿色通道。“老人需进一步检查或治疗时,可通过绿色通道快速对接上级医院,全程有志愿服务团队陪同接送。志愿服务团队还为老人在楼道加装扶手,让老人日常出行更方便。”社区“邻里互助站”相关负责人介绍。
辖区志愿者为困难老人居住的小区楼道安装扶手
为进一步扩大服务覆盖面,近年来,庐阳区在各乡镇街道打造社区“邻里互助站”等服务载体,并联合300余家爱心企事业单位,构建“政府投入+社会捐赠+社区互助”救助网络,为困难群众提供生活物资支持、邻里互助等服务,将温暖精准送达困难群众身边。(刘李冬、阚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