庐阳区“小百灵”亮相全省中小学生传统文化传承展演
8月23日,安徽省中小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成果专项展演现场活动在安徽师范大学拉开帷幕。省委教育工委委员、省教育厅副厅长卢鹏,安徽师范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王刚出席活动,并与全省各地师生代表共同观看演出,感受传统文化与青春活力的碰撞。
本次展演由省教育厅主办、安徽师范大学承办,以“坚定文化自信,弘扬徽风皖韵”为核心主题,紧扣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旨在通过艺术展演的形式,助力中小学生提升艺术素养、厚植文化自信。现场节目涵盖民歌、民乐、中国舞、戏曲、武术等多个传统艺术门类,既坚守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初心,又巧妙融入时代创新元素,全方位展现全省中小学生对传统文化的深刻理解,彰显新时代青少年的文化自信与精神风貌。
本次展演的16个节目均从全省各地市优秀节目中层层遴选而来,庐阳区红星路小学“小百灵”合唱团的43名团员受邀参演,其演唱的《春满巢湖》是此次展演中唯一一个民族声乐类合唱曲目。演出中,孩子们用极富童真的嗓音,将巢湖岸边“春色融融、春光烂漫”的景致与风情娓娓道来,清亮歌声打动了在场每一位观众,赢得领导、嘉宾及全省各地市观摩教师的阵阵掌声,也充分展现出庐阳红星学子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与传承。
活动期间,合肥市红星路小学音乐教师、合肥市王蓓蓓名师工作室主持人王蓓蓓,受邀代表庐阳区在安徽省中小学传统文化传承成果专项展演分享活动中作经验交流。王蓓蓓以《春满巢湖》的创作与排演为例,深入阐述合唱曲目创新的关键路径——既要注重传统旋律的“适唱化”改编,让经典曲调更贴合中小学生的演唱特点;也要推动合唱与教学深度融合,通过多元形式实现文化内涵“可视化”。王蓓蓓强调,传统文化传承的核心在于引导学生从“知道”到“理解”再到“内化”,需将“教”的专业引导与“悟”的亲身实践相结合,把抽象的文化内涵转化为可听、可感、可参与的体验过程,让学生在歌声中触摸文化根脉,真正打造“合唱+传统文化”的特色传承模式。
近年来,庐阳区始终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校园传承作为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以“YUE动庐阳欢乐校园”为核心轴线,通过“5+N”大行动的生动实践,持续开展美育浸润行动及各类校园传统文化活动。将文化传承、红色基因、教育智慧与青春活力深度融合,绘就新时代青少年的奋进图景,立体化呈现“文化浸润培根铸魂”“五育并举协同育人”等教育创新成果,有效提升全区中小学生的审美素养和人文情怀,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筑牢根基。(陈念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