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缩略图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首页> 联盟>

山东东明县:社情民意“小窗口” 链动产业“大发展”

时间:2025-08-28

来源:中国网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字体:

在山东东明县,常见政协委员们活跃在田间地头、工厂车间,收集的一条条社情民意信息,为产业链发展注入强劲动力,成为推动东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生动注脚。

架起信息“连心桥”聚焦产业发展难点

东明县政协深知,反映社情民意信息是履职的“神经末梢”,更是党委政府的“决策前哨”。在产业链发展中,委员们通过拓展“数据链”采集点,整合委员活动室、信息联系点、民情驿站等多源阵地资源,构建社情民意实时汇聚网络;同时,构建精准“需求链”,建立需求分析机制,聚焦社会热点、堵点问题,提炼具有代表性的民意焦点。

东明县城关委员学习组在一次集体调研中,发现东明县农产品产业链存在标准化程度低、品牌影响力不足等问题。“东明农产品品质优良,但缺乏统一标准和品牌包装,在市场竞争中处于劣势”,政协委员杨宇博说。随后,其又通过深入调研,撰写了《关于提升东明县农产品产业链标准化和品牌化的建议》,被高度重视并批转相关部门落实,如今已形成“刘墙西瓜”“雷庄空心挂面”“靳家粉肚”“鸡安鸡蛋”“南华庄圣黑麦酒”“黄河杂粮”等10余个产业链上的山东好品牌,已被各级媒体纷纷报道。

赋能委员“智囊团”激发产业创新活力

为提升委员履职能力,东明县政协实施“委员信息赋能计划”,依托信息沙龙等载体,开展培训学习和交流活动,提升委员问题捕捉、分析及解决能力。今年以来累计开展活动20余场,推动281名委员形成“精调研、善写报”的履职新常态,撰写社情民意信息覆盖面提升至92%。

在石化产业领域,委员们敏锐捕捉到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需求。东明石化集团面临高端聚烯烃技术“卡脖子”难题,委员们积极建言献策,推动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此前,由山东东明石化集团联合山东中科科乐新材料有限公司建设的世界首套5000吨/年EPOE中试项目顺利建成,标志着我国在高端聚烯烃领域实现了从技术突破到产业化应用的关键跨越。

政协委员、东明石化技术班长王冠表示:“政协搭建的平台让我们有机会与各界专家交流,拓宽了技术创新思路,为企业攻克技术难题提供了有力支持。”

打造协同“助推器”推动产业融合发展

东明县政协推动提案与社情民意信息高效联动,将89件提案转化为192篇信息,实现“提案建言”与“信息资政”协同发力。同时,组建“社情民意信息导师团”,提升信息采集的专业性、精准度与“含金量”。

在推动文旅产业与黄河文化融合发展中,政协委员通过“黄河之音”社情民意联络站提出《打造黄河风情带生态廊道的建议》。东明县以黄河大堤为纽带,串联24个滩区村台和3个旧村址,谋划实施了东明县黄河风情带生态廊道建设项目、黄河特色村落保护展示项目等。黄河生态廊道连续四届成承担了东明黄河生态马拉松赛事。每届赛事配套的“黄河美食”汇聚东明10余种特色小吃,非遗展演区的粮画、面塑等手工艺品供不应求。据统计,四届赛事累计吸引8万选手参赛,强力带动餐饮、住宿等消费。

东明县政协主席刘广珍表示:“政协工作要扎根产业一线、贴近发展实际,社情民意信息工作更要聚焦产业链‘强链、补链、延链’需求。县政协将不断优化信息采集、分析、转化机制,让‘民意声音’变成产业发展‘实效成果’,为东明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贡献政协智慧”。

东明县从实施“北工南农”主体功能区建设,到如今的发展新格局,真正实现了从农产品到石化产业,从文旅融合到民生保障跨越发展。东明县政协反映社情民意信息工作正以“小切口”推动“大变化”,“链”动产业大发展。 (东明县政协、解利民)

【责任编辑:君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