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市红星路小学参加安徽省中小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成果专项展演现场活动
8月23日,安徽省中小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成果专项展演现场活动在安徽师范大学举行。本次展演活动由安徽省教育厅主办、安徽师范大学承办,以“坚定文化自信,弘扬徽风皖韵”为主题,旨在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中小学生提升艺术素养、增强文化自信。合肥市红星路小学“小百灵”合唱团43名团员参加此次展演活动。
本次活动的16个参演节目,均从全省各个地市的优秀节目中遴选并进行现场展演,“小百灵”合唱团演唱的《春满巢湖》是唯一一个民族声乐类合唱曲目。春色融融,春光烂漫,孩子们极富童真的声音,唱响了巢湖岸边的韵味与风情,赢得了在座领导、嘉宾与全省各地市观摩教师的阵阵掌声。精彩的演绎也充分展现了红星学子对传统文化的深刻理解,彰显了新时代青少年的文化自信与精神风貌。
接到此次展演任务后,合唱团的参演同学便在老师们的带领下,满怀期待与热忱地进行集中排练。他们针对民族声乐的发声技巧、音准节奏进行反复练习,力求还原歌曲中巢湖风情的玩转韵味;他们通过了解巢湖文化背景、歌词意境,让童真的嗓音与对家乡、传统文化的热爱相融合;他们反复排练合唱的声部协调、台风站姿,确保能够展现出整齐且富有凝聚力的舞台效果。合肥市红星路小学党总支书记方业菊、校长唐玥均表示,每一次展演都是对孩子们的一次历练,唯有长抓不懈,才能成就自我。
24日上午,合肥市红星路小学音乐教师、合肥市王蓓蓓名师工作室主持人王蓓蓓受邀代表合肥市在安徽省中小学传统文化传承成果专项展演分享活动中做经验分享。王老师从理念定位:为什么选择“合唱+传统文化”的传承模式向与会教师们展开经验分享,以本次参加展演的《春满巢湖》为例,讲述了合唱曲目创新,传统旋律“适唱化”的重要性以及合唱与教学融合让文化内涵“可视化”的多元性。最后,王老师强调了传统文化的传承,关键在于让学生从“知道”到“理解”再到“内化”,通过“教”的引导与“悟”的体验相结合,将抽象的文化内涵转化为可听、可感、可参与的‘可视化’过程,让学生在歌声中触摸文化根脉。此外,王老师还为在场老师们介绍了合肥市红星路小学举办的各类传统文化活动,比如“国旗下星队课”、一带一路传统文化游园会,活动丰富多样,涵盖了绘画、手工编织、纸艺等多个领域,学校还开展了各类非遗传统文化课程,比如小鲁班木工坊、戏曲进校园等等,王老师的精彩分享赢得了台下老师们的阵阵掌声。
近年来,合肥市红星路小学也紧跟省、市、区各级教育主管部门的风向标,全面推动文化传承与学校美育深度融合,有效提升了学生的审美素养和人文情怀。同时,学校也通过各类传统文化活动的开展,将文化传承、红色基因、教育智慧与青春活力深度融合。未来,合肥市红星路小学将持续深化教育改革,全面培养五育并举,协同发展的新时代好少年。(文/陈念芃 合肥市红星路小学供图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