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动长江经济带 看镇江如何下活金融生态棋
2025年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以下简称“两山”理念)提出的20周年,也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在“两山”理念的指引下,江苏省镇江市作为国家低碳城市试点优良城市,以实干为笔,积极探索绿色金融发展路径,将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走出了一条具有镇江特色的绿色发展之路。
“两山”搭台 金融“育”绿
“两山”理念提出20年来,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发生了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加快完善落实“两山”理念的体制机制,健全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绿色低碳发展机制。在此背景下,金融政策成为推动绿色发展的关键力量。
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研究所副所长雷曜在第三届21世纪“活力·ESG”创新论坛上指出,“支持绿色产业发展,金融市场需提升对环境气候因素的定价能力,加强标准建设、信息披露、产品创新、国际合作和监管。金融机构尽量减少信披风险,降低监管成本,提高定价效率。”近年来绿色债券发行量与绿色贷款余额均有显著增长,这表明,绿色金融正成为推动经济绿色转型的重要引擎。
镇江市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号召,将绿色金融作为推动“两山”理念落地的重要抓手。通过政策引导、产品创新和服务优化,镇江的绿色金融体系不断完善,为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从试到范 绿色金融的镇江“范儿”
2023年10月底,江苏省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和中国人民银行江苏省分行公布了江苏省绿色金融创新改革试验区名单,扬中市成功入选,是镇江市唯一入选的板块。自获批省级绿色金融创新改革试验区以来,镇江市通过政策创新、产品升和服务优化,探索出一条金融支持绿色发展的新路径。
镇江绿色生态展示(图/镇江发布)
长期以来,镇江市深入践行“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大力推进绿色金融赋能高质量发展,推广应用新技术、新工艺和新装备,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打造独具特色的“绿色金融机制”,为新时代能源变革提供“镇江样本”。2025年5月,镇江市在扬中召开绿色金融暨“省级绿色金融创新改革试验区”工作推进会。截至一季度末,该市绿色信贷余额同比增长38%,高于各项贷款增速28个百分点。碳减排支持工具资金等政策工具运用超66.5亿元,落地江苏省首笔“产品碳足迹挂钩贷款”等创新产品。扬中市作为江苏省级试·验区,已打造多个示范项目,形成绿色金融改革“扬中经验”。推进会现场,扬中市政府与工商银行等7家银行达成战略合作。建设银行等4家银行与美科股份等企业签署绿色融资协议。人保财险等4家保险机构与中储粮等重点企业签订绿色保险协议,构建起多层次金融服务体系。
在绿色金融改革创新整体谋划上,政府出台系列政策文件,强化绿色金融顶层设计,探索制定详细的绿色金融规划和实施方案,研究建立绿色金融政策体系。推进搭建绿色金融标准体系,在绿色企业和项目认证、绿色债券评估认证、绿色金融标准应用推广和应用场景建设等方面,对绿色贷款给予财政贴息支持,对绿色债券发行主体提供风险补偿,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绿色领域的投放力度。同时,建立绿色项目库,动态管理绿色项目,确保金融资源精准投向低碳、环保、节能等领域,开展积极有效的探索,力争走出一条符合地方发展实际的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路。
点“水”成金 “节水贷”破冰
水资源短缺是全球性挑战,节水减排已成为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环节。为破解节水项目融资难题,江苏省水利厅、省财政厅、中国人民银行江苏省分行联合印发通知,完善金融和社会资本进入节水领域的相关政策,建立绿色信贷机制,明确“节水贷”支持范围。
在此背景下,江苏银行镇江分行与丹阳中鑫华海清洁能源有限公司签订“节水贷”协议,贷款利率低于普通贷款利率,是镇江市首笔“节水贷”,标志着绿色金融在节水领域的创新突破。
“节水贷”以“金融+节水”模式为核心,搭建起金融机构与企业、节水项目的融资桥梁。该产品优先支持国家水效领跑者、专业节水服务企业、节水产品及装备制造企业和水效提升项目。丹阳中鑫华海清洁能源有限公司通过“节水贷”融资,将资金用于节水技术改造,提高了水资源利用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
镇江市、县两级水利部门通过走访对接节水企业融资需求,引导企业与金融机构开展项目推介和供需对接,开通绿色审批通道。金融机构优先保障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领域信贷需求,使用优惠利率减轻企业融资负担,探索取水权、排污权、碳排放配额抵质押方式,加快审批放款速度,合理增加授信额度,加大中长期贷款投放力度。
“节水贷”的成功落地,为全国节水项目融资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它不仅解决了节水项目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还通过金融手段引导企业加强节水管理,推动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目前,镇江市正计划将“节水贷”模式推广至更多领域,如农业节水增效、工业节水减排、城镇节水降损等,形成覆盖全社会的节水金融支持体系。
从转型到共赢 价值示范“两头甜”
促进经济绿色转型,绿色金融为镇江市传统产业升级提供了资金支持。在化工领域,部分企业通过系统性治理打造无异味园区,采用LDAR技术对密封点进行全覆盖检测与管理,从源头杜绝泄漏。绿色金融为其提供了低成本融资支持,推动了技术改造和产业升级。
改善生态环境质量,绿色金融直接支持了镇江市生态环境治理项目。长山生态环境修复项目通过绿色信贷融资,实施了山体修复、水土保持和植被恢复工程,改善了区域生态环境。镇江市生态环境质量有改善表现,整体生态环境向好发展。
形成可复制的示范效应镇江市在绿色金融领域的创新实践,为全国提供了宝贵经验。江苏银行镇江分行推出的“绿色创新组合贷”“节水贷”等产品,以及南京银行镇江分行依托园区经济的绿色金融模式,均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这些创新产品和服务模式,不仅解决了绿色项目融资难题,还通过金融手段引导企业加强环境管理,推动了绿色发展理念的普及。
20年来,“两山”理念在镇江市落地生根、开花结果。绿色金融作为推动“两山”理念落地的重要力量,为镇江市经济绿色转型和生态环境改善提供了有力支撑。未来,镇江市将继续深化绿色金融改革创新,完善政策体系,创新产品和服务,加强国际合作,为美丽中国建设贡献更多镇江智慧和镇江方案。在“两山”理念的指引下,镇江的绿水青山必将孕育出更多的金山银山,为人民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人民银行镇江分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