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东县店埠镇:“π计划”激活基层治理新动能
近年来,店埠镇排头社区创新打造“π计划・无限不循环”党建品牌,探索党建引领、多元共治与民生服务融合的治理路径。以“π”无限不循环的特点为灵感,构建“圆心定方向、半径拓范围、点动成轨迹”模式,以社区党委为圆心锚定方向,以深入问需为桥梁延展半径,以精准服务为落点形成轨迹推动治理创新、服务延伸、效能提升。
“π”聚合力,奏响基层治理“交响乐”。社区党委凝聚起各方力量,既深耕本土激活 “内生动力”,又广搭联动“外部桥梁”,汇聚起多元协作的势能,在治理中无限延展、动态聚合,在循环往复间迸发持久活力。深挖社区退休干部、教师、统战人士等资源,组建17人“老熟人议事团”。依托“庭院议事会”“板凳协商会”等形式,用方言土语化解邻里纠纷、拉近干群距离。2025年已开展议事活动26次,推动问题在基层一线解决。搭建联动平台,提升共治效能。创新“找我来说事”党群议事会,联动物业、城管、公安、司法等部门,遵循“大事大议、小事小议、急事立议”原则,将议事会开到居民家门口。建立“议题收集—分类梳理—现场议事—结果反馈—跟踪督办”闭环机制,通过网格议事箱、入户走访收集议题,合力推进解决。去年以来,累计组织议事19次,矛盾纠纷化解率达100%,有效提升基层治理效能。
“π”拓效能,激活基层治理“神经元”。以网格党支部为半径,拓展问需范围、延伸覆盖触角,让服务紧随需求无限延伸,打破固化边界,实现治理触角与群众期盼的精准对接。建强三级网格,筑牢治理根基。划分6个网格片区、17个基础网格,建立“网格指导员+网格长+网格员”管理模式。网格指导员由镇部门干部担任,负责政策指导与难题攻坚;网格长从社区“两委”中选拔,承担日常管理职责;网格员优选本网格党员,经培训后负责信息采集、隐患排查。现有网格指导员6名、网格长6名、网格员26名,每月走访问需超700户,年收集社情民意2500余条。畅通民意渠道,完善闭环机制。线下,依托小区党群服务站设党组织书记会客点,每周坐班接待群众;线上开通“网格民意直通车”,通过来电、微信群接收诉求。实行“当场答复+议事会协商”机制,形成“发现-处置-反馈”闭环。同时,积极打造一片区一特色品牌,老排头片区的“青石和鸣”议事品牌,在社区百年青石井区域,搭建议事圆桌会,成为居民们畅谈民生、共商发展、化解矛盾的议事空间。去年以来,累计接待群众292户,收集民意221条,解决诉求196件,群众满意度持续提升。
“π”延服务,烹调基层治理“幸福味”。以精准服务为落点,紧跟群众需求的变化轨迹,着力打造不循环的服务体系。建强服务队伍,织密惠民网络。整合党员、志愿者、居民力量,组建银龄安享、青鸽、红峰党员等志愿服务队,推出“技能集市”“睦邻平安叩”等服务项目。“技能集市”汇聚手艺人、专业人士,提供免费理发、家电维修等服务;“睦邻平安叩”以社区党员为先锋力量,广泛吸纳邻居和楼栋长参与,组建起一支42人的固定志愿者队伍。叩响独居老人的家门,既排查隐患筑牢安全防线,更以贴心关怀为匙,轻轻叩开老人们的心扉,让独居老人不再孤单,让邻里温情在敲门声中不断传递。现有固定志愿者86名。聚焦全龄需求,精准对接期盼。针对青少年,开展“一米高度看世界”系列活动,开设假期托管班,举办亲子活动,解决成长需求与看护难题。面向老年人,实施每日问候、每周探访、每月茶话会等关怀行动,联合医疗机构开展义诊,开设智能手机培训班,助力跨越“数字鸿沟”。今年以来,累计开展特色活动200余场,惠及群众3100人次,解决精准服务事项87件。(文/周婷婷、黄思敏 肥东县委宣传部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