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山讲坛”开讲!为干部“铸魂赋能”,为发展“聚势献策”
8月24日上午,备受期待的“蜀山讲坛”2025年首场正式开讲。来自区直相关单位、镇街开发区的近200名党员干部参加。
突出“四个聚焦”为干部队伍铸魂赋能
作为蜀山区改良“学习土壤”、浓厚“学习氛围”、搭建“学习平台”的重要举措,“蜀山讲坛”以“强素质、提能力、促发展”为中心,立足“聚焦党的创新理论、聚焦方针政策、聚焦工作所需、聚焦前沿动态”四大定位,以大学习、大培训推动大解题、大发展。
区委常委、政法委书记杨子铭作《城市精细化管理》专题报告
首讲中,蜀山区委常委、政法委书记杨子铭作《城市精细化管理》专题报告。他结合先发地区经验,运用鲜活案例,系统介绍了旧城改造、智慧平台建设、共享单车治理、垃圾分类及美丽街区建设等实践经验,并提出一系列创新建议,为党员干部提供了宝贵借鉴和深刻启发。
参加学习的党员干部全神贯注、认真聆听讲座
区教体局主要负责同志在《当前蜀山教育时与势》专题讲座中,系统阐释了教育的“三大属性”、教育强国的“六大特质”与“八大体系”,深入剖析当前教育发展的“变”与“不变”、“时”与“势”,并对最新教育政策作了解读。
在统计法治与基础知识讲座环节,区统计局主要负责同志结合实例强调依法统计、规范统计的重要性,深入解析区域经济发展现状与GDP核心概念,着力提升干部统计思维与数据运用能力。
在科技创新与产业赋能融合发展主题讲座中,向上创业控股集团负责人运用先发地区成功案例,探讨科技创新对夯实产业基础的支撑作用,解读科产融合创新路径,助力党员干部把握科技招商与生态构建的关键机制。
整场讲座内容扎实、导向鲜明,为全区干部队伍融入新阶段、服务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动力。
以学促干增本领担当作为增实效
在蜀山区谋篇布局“十五五”规划、扎实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蜀山实践的关键时刻,“蜀山讲坛”因势而办、恰逢其需,课程信息量大、针对性强,引发各条线干部群众的广泛共鸣和深入思考。
参加学习的党员干部全神贯注、认真聆听讲座
“讲座理论扎实、内容实用,深化了我对城市精细化管理工作的认识,提升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区城市精细化管理专班工作人员宋健龙表示,“接下来要将学习成果转化为工作实效,以更深刻的思考和更高效的执行,推动城市治理水平不断提升。”
“此次学习不仅让我掌握了科产融合的实用方法,更深刻感受到未来产业的广阔前景。我将把所学知识融入日常,拓宽思路,服务高质量发展。”区发改委工作人员杜俊深有感触地说。
首期“蜀山讲坛”的成功举办,有效拓宽了党员干部视野,强化知识储备,提升了业务能力。
建设学习型队伍为干事创业凝神聚力
“蜀山讲坛”是蜀山区深化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重要举措,将作为常态化学习机制坚持。讲坛每两周举办一期,采取“专题授课+互动交流+心得分享”,推动学习走深走实,搭建起全区党员干部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新平台。
参加学习的党员干部全神贯注、认真聆听讲座
突出“实战、实操、实务”。“蜀山讲坛”紧扣“四个聚焦”,围绕蜀山区高质量发展堵点难点和干部能力短板,通过小程序问卷等方式精准设课,采取“领导干部带头讲、专家学者专题讲、企业家代表参与讲”等授课模式,增强培训的针对性。
紧盯关键少数。“蜀山讲坛”以区直部门、镇街开发区、区属国企等单位和部门的主要负责同志为重点,分专题授课,提升领导干部把握全局、科学决策、服务发展和干事创业的能力水平。同时,坚持开门办学,鼓励感兴趣的业务骨干和青年干部现场聆听,互动交流,实现优质资源共享、培训对象扩面。
“蜀山讲坛”改变以往“只听不讲”传统模式,安排区领导、区直部门负责人走上讲台,推动领导干部把学与思、务虚与务实紧密结合。围绕培训主题,解读政策、分析案例、分享经验、交流思路,实现“讲与听”双方专业本领共同提升。
全链条做好跟踪问效,完善“长效机制”“评估机制”“运营机制”,坚持边评估、边总结、边优化;推动真学实学、入脑入心,引导干部把新理念、新知识、新方法转化为破解难题的实招、推动工作的实绩、群众认可的实效,真正做到“学中干”“干中学”。
未来,蜀山区将继续以“蜀山讲坛”为抓手,引导全区党员干部以学促干、以干践学,持续提升服务发展的能力,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昂扬的斗志和务实作风,不断开创各项工作新局面。 (文/朱琛琛、葛庆钊、刘亚萍 蜀山区委宣传部供图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