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缩略图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首页> 联盟>

【跟着节气游云南】稻花深处鱼肥时 体验“可触摸”的秋天

时间:2025-08-22

来源:中国网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字体:

处暑时节,当全国多地暑热未消,平均气温仅17.3℃的云南高原,却迎来稻花鱼肥美上市的丰收季。依托独特的“稻鱼共生”生态农业模式和清凉气候,云南多地乡村将稻田变“乐园”,吸引络绎不绝的旅居客前来体验“摸鱼赏稻”的田园慢生活,一幅生态与人文交融的乡村活力画卷正生动铺展。

清晨薄雾笼罩下,云南各地的稻田生机盎然。在怒江峡谷,层叠梯田如绿绸铺展,清澈的雪山融水滋养着稻穗与欢游的鱼群。“这鱼喝山泉水、吃稻花长大,鳞片都透着清甜!”傈僳族老乡李大姐边说边利落下田,竹篓轻探便捞起一尾银亮的稻花鱼。“水源凉,鱼长得慢,但处暑时肉质最是细嫩紧实,毫无泥腥。”傍晚时分,李大姐在火塘边支起铁锅,用现捕的稻花鱼,佐以酸笋、小米辣,与雪山融水同煮。锅中奶白汤汁翻滚,酸辣鲜香瞬间弥漫开来,成为傈僳人家最地道的处暑滋味。

肥美的稻花鱼,已成为德宏、玉溪、曲靖等地秋日的闪亮名片,吸引着天南地北的旅居客。杭州姑娘小林去年在会泽体验了下田捕鱼的乐趣,今年早早重返。“脚踩进软泥,鱼尾扫过皮肤痒痒的,仿佛在和我嬉戏。”她感叹道,“城市的处暑是日历上的提醒,这里却是能触摸、能品尝的真实秋天。”而会泽的稻田魅力不止于此,去年当地举办的村跑活动中,来自五湖四海的跑友们沿着金色田埂奔跑,呼吸着稻花与泥土的清新气息,跑完步便脱鞋下田,与农户一同捉鱼嬉戏,在汗水与欢笑中把云南的秋日美好时光牢牢定格。

稻花鱼丰收季,也是各地特色活动纷呈之时。会泽的“鱼米丰收节”上,农户现场清蒸稻花鱼,鱼块嫩白,仅撒葱段便鲜香四溢。德宏稻田边的农家乐里,本地酸木瓜与稻花鱼碰撞出独特酸鲜。这些承载着地域智慧的烹饪方式,不仅让旅居客品尝到当季至鲜,更成为激活乡村经济的重要引擎。玉溪的农户则端上黄焖稻花鱼,本地干辣椒与紫苏叶爆香,金黄鱼块焖煮入味,酱香浓郁,配着新蒸的玉米粑粑,满口生津。

处暑的云南乡村,金黄的稻田远不止是丰收图景。它正成为连接城乡、融合传统与现代的活力纽带。当旅居客的欢声笑语在田间回荡,当生态种养的稻米鲜鱼成为餐桌珍馐,古老的“稻鱼共生智慧,正借由旅居经济和美食文化,在新时代焕发蓬勃生机。以“稻花鱼”为媒,以“清凉”为引,云南探索的这条生态效益、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共赢的乡村振兴之路,其画卷正越绘越精彩。(张津/文、会泽县融媒体中心、怒江州融媒体中心供图)

【责任编辑:曹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