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缩略图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首页> 联盟>

旅游警务绘就平安画卷

时间:2025-08-20

来源:中国网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字体:

在云南省怒江州贡山县风光壮美的丙中洛镇,丙中洛边境派出所一支佩戴“红袖标”的“景警随行”党员先锋服务队,常年活跃在景区、村寨和交通线上,成为守护平安、服务游客的坚实力量。

服务前置,情暖旅途

服务队变“被动接警”为“主动寻需”,将服务延伸至游客身边。他们常态化深入景区景点、客栈民宿、交通要道和村寨角落,“观景台旁设驿站,古道深处送服务”,第一时间响应游客需求,消除安全隐患。

针对旅游旺季“停车难”,派出所主动腾出20个院内车位设为“游客免费停车场”,并提供热水、卫生间,党员服务队队员每日值守、疏导交通。今年以来,已免费停车200余辆次,服务游客500余人,实现“零拥堵、零投诉”。游客称赞:“停得安心、玩得舒心,太周到了!”

关键时刻显担当。今年端午节,强降雨导致G219国道封闭,数百游客滞留。服务队队员冒雨穿梭车流,将热姜汤、面包和急需药品送到游客手中,同时安抚情绪、通报抢通进展,累计服务400余人次,风雨中的身影成为游客心中最可靠的屏障。

党员领航,多元共治

党员民警是队伍核心,始终冲锋在前,无论是深夜救援迷路“驴友”还是调解跨区域纠纷,都带头担当,成为群众心中的“定盘星”。

服务队精准对接需求,打造“一站式”多元服务,服务点常年备有热水、充电器、应急药品和地图。队员们熟稔旅游相关法规,确保纠纷调解公平高效,长期以来,他们不仅是治安员,还是“导游员”(咨询引导)、“急救员”(配备药品、掌握技能)、“调解员”(化解涉旅纠纷)、“宣传员”(普及安全法规)。

在民族多元的丙中洛,服务队员通晓傈僳语、怒语、藏语,尊重当地习俗和信仰,善用民族智慧化解矛盾。一次,外省游客与村民因拍照地点发生误会。党员民警先安抚游客,本地辅警用傈僳语与村民耐心沟通,最终引导至另一处更佳拍摄点并普及文明旅游理念,风波圆满解决。

云端守护,秒级响应

面对智慧旅游需求,派出所将“枫桥经验”搬上云端。依托指挥室“一键调度”系统,游客无论身处何处求助,指挥室都能立即调度最近的巡逻队员,实现“一键呼叫、秒级响应”,快速解决预约、求助、寻物等问题。

2025年7月,游客李先生在秋那桶村遗失手机。求助后,后台民警迅速核实并联系附近队员。不到10分钟,戴着红袖标、胸佩党徽的老孔便赶到现场,熟门熟路地找回了手机。

服务队还注重源头预防,结合旅游旺季和民族节庆,开展“双语安全讲堂”,用生动的“旅途故事”和“村寨案例”讲解法律和安全知识,将平安理念浸润游客和居民心田。

丙中洛边境派出所“景警随行”党员先锋服务队,以日复一日地暖心守护和专业服务,实现了涉旅警情下降、游客满意度攀升、辖区和谐稳定。“平安相伴、景警随行”的承诺,如同丙中洛的山水,深深烙印在游客记忆里,也筑牢了边疆长治久安的基石。那流动的藏青蓝,已成为这片土地最安心动人的风景。(洪永灿、丙中洛边境派出所供稿)

【责任编辑:君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