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缩略图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首页> 联盟>

全球39城68个项目庐州“论剑” 第三届合肥“科创杯”决赛收官

时间:2025-08-20

来源:合肥日报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字体:

瞿顶军博士带来的参赛项目“高精度在线3D/CT工业检测设备”

8月19日,第三届合肥“科创杯”创新创业大赛决赛举行,来自全球39座城市的68个优质项目展开比拼,数量为历届之最。今年大赛首创“检测服务平台+人才精准配对”机制,助力参赛项目落地创业。本届大赛由合肥市产业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主办、合肥市科创集团有限公司承办。

全球创新力量“硬核”碰撞

8月19日,一场历时4个月的双创比赛终于迎来决赛。以“科技打头阵·创新赢未来”为主题,第三届合肥“科创杯”创新创业大赛前期征集到全球39座城市、233个项目参加,最终68个优质项目跻身决赛现场,争夺最后的优胜席位。

合肥市科创集团副总经理李昂介绍,本届赛事主要面向高校师生团队,聚焦早期原创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领域分布与合肥市“6+5+X”产业链布局高度契合,233个项目中人工智能产业链方向的报名项目数量占比超17%,其次为生物医药、新材料、高端装备和生命健康等相关方向。

此次决赛采用“8+4”现场路演汇报答辩形式,8分钟展示加4分钟答辩,选手们从核心技术、团队构成到市场蓝图、融资规划,层层剖析项目细节。

“量产规划如何安排?”“如何提升产品未来附加值?”“差异化竞争路径是什么?”专家评委的提问连珠炮般抛出,直击项目核心。在紧凑的赛程中,来自投融资机构的专家坦言:“我们希望通过直击要害的质询,锻炼初创团队的路演能力,为他们登上更大的平台积累实战经验。”

值得关注的是,本届决赛现场亮点迭出,为参与各方打造了一场融合交流、对接与展示的科创盛宴。在舞台外围,现场设置了科创展位和资本对接区,为参赛团队提高“曝光量”,高效链接本土创新资源和政策红利。

来自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安光所半导体缺陷检测技术团队的瞿顶军博士,此次带来的参赛项目是“高精度在线3D/CT工业检测设备”。该项目融合了微米级高精度运动控制平台与自研AI算法等核心技术,能为集成电路、半导体、新能源等高端制造领域提供高精度、高效率的无损检测解决方案,被誉为“工业慧眼”。

“我们项目的核心优势在于软硬件完全国产自主研发。”瞿顶军告诉记者,团队目前正全力进行在线3D/CT检测系统的研发和测试,其成功应用有望突破国内高端电子制造领域在高精度在线检测设备上的技术瓶颈。

尽管技术实力过硬,但团队在直面市场时也曾面临挑战。“我们最初的想法是等产品完全成熟后再推向市场。”瞿顶军坦言,“但这意味着大量的时间和资金成本。”关键时刻,合肥市各级科创平台提供了关键助力。

在平台的引导与资源对接下,团队转变思路,在今年上半年正式成立安徽中科艾睿达科技有限公司,入驻合肥“科里科气”科创驿站,采取分步走策略,率先将技术的衍生产品投入市场。现已获得海外订单,迈出了科技成果产业化的坚实一步。“入驻科创驿站后,驿站就推荐我们报名参赛,期待借此平台链接更广泛的产业与资本支持。”

“双轮驱动”破解创业痛点

值得关注的是,今年合肥“科创杯”创新创业大赛首创“检测服务平台+人才精准配对”双轮驱动机制,并为优胜选手提供国家颠覆性技术创新大赛等多项赛事直推通道,全方位助力初创项目的高效市场化。

这些创新举措直指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的关键瓶颈。一方面,高校和科研院所的早期项目往往受限于概念验证、小试中试及检验检测等环节的资源不足,导致技术成熟周期长;另一方面,科研团队普遍存在“技术强、运营弱”的短板,缺乏市场开拓、公司运营和资本运作等关键能力,阻碍了技术向市场的跨越。

为此,合肥市科创集团副总经理李昂介绍,他们正在联动全市新型研发机构搭建检测服务平台,并已在“合肥科创大脑”上线“公共服务平台”板块。该平台能高效响应参赛团队的概念验证、小试中试及检验检测需求,快速匹配专业检测资源,从而显著加速技术验证与产品迭代进程。

同时,李昂表示,今年大赛特别推出“创业合伙人配对”机制,正是为了破解上述“运营弱”的产业化困局。

据介绍,该机制依托合肥市科技成果转化创业合伙人库,精准链接投资类、创业类、产品经理类三类关键合伙人,与具备核心技术的参赛团队进行深度结合对接,构建出优势互补、能征善战的创业实体。

记者了解到,大赛优胜项目不仅能获得最高10万元的赛事奖金,还将拥有优先获得政策性基金支持的通道,最高投资不超过1000万元。同时,优先获得大赛合作创投机构推荐获奖项目资格,确保一批参赛项目成功获得风险投资。

赛事落幕亦是服务开端。大赛结束后,对于有实力、有意愿落地合肥的项目团队,合肥也将提供办公场所、创业辅导等支持。优质的参赛项目还将被优先推荐至国家颠覆性技术项目库、2026全国颠覆性技术创新大赛等赛事,并有机会获得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颠覆性技术专项支持。(刘小容、万天悦)

【责任编辑:沈晔】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