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肥东桥头集镇:矿山披绿游客来 生态文旅业促增收
2025年8月,正值“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提出20周年之际。近日,走进安徽省合肥市肥东县桥头集镇蓝山湾生态园,一幅“蓝天与白云相映,青山共绿水一色”的美丽画卷跃入眼帘。蜿蜒起伏的青阳山脉、碧波荡漾的官塘水库、草木葱茏的林间野径令人心驰神往,大锅灶、亲子厨房,烟火袅绕,高空玻璃桥、山顶咖啡店、木艺研学、滑草、彩虹滑道等,还有游客在树荫下休憩,在这里的一大批体验性游乐设施吸引无数游客纷至沓来。
“没想到,在肥东还有这样一处生态环境这么好,有看头、有玩头,晚上住民宿、逛夜景,体验感很不错,以后肯定会常来。”来自铜陵市的张先生一边在青阳山顶咖啡店品茗赏景、一边赞叹不已。
桥头集镇地处江淮低山丘陵地区,矿产资源丰富,工业产值一度占据肥东县半壁江山,素有老工业基地和资源重镇之称。
然而,这样一片山清水秀的地方,早年间却因过度开采致使山头满目疮痍,同时带来严重的粉尘污染。
为保护生态环境,自2008年开始,桥头集镇这个老工业重镇全面开启绿色转型之路,下决心将所有开采矿点、选矿厂陆续关停并对矿区进行修复。先后关闭了30家石料开采企业、53个开采宕口和114家石料破碎加工企业,2015年实现境内所有石料开采加工企业关停。同时,先后投入2亿元,对4.19平方公里的矿山实施了三期整治复垦和生态修复。
矿山披绿装,山镇焕新颜。近年来,桥头集镇依托当地优良生态资源,深入挖掘文旅资源,培育和打造了一大批文旅项目,蓝山湾、爱情隧道、鲜花小院、东方欢乐谷、黄张文艺村、哈比花园、滨湖雅园康养中心、青阳山顶咖啡屋“打卡地”等诸多景点“扎堆”于此。2024年,全镇游客总量约182万人次,带动旅游收入6700余万元;华丽变身为乡村旅游的“网红打卡地”,带动了农文旅融合发展,年旅游收入可观。襟山带湖引建的桥头集镇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顾一乡太空农场”安徽现代雾耕农业科技示范园等400余家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的现代农业产业成为群众增收致富的“聚宝盆”,带动村集体、专业种植户、一般农户务工及土地流转租金“三项”增收,年增收约5800多万元。
山绿了、水清了、天也更蓝了;景美了、业兴了、民也更富了,这才是新时代的“靠山吃山”,也是肥东县用实际行动为美丽中国写下的美丽注脚。该镇也先后荣获中国诗歌小镇、安徽省优秀旅游乡镇、安徽省特色旅游名镇等称号。
“人潮就是钱潮!”桥头集镇国光社区家庭农场负责人王为刚说。2013年,王为刚来到当地投资,先后流转了近万亩土地,开展蔬菜种植、稻渔种养等,目前农场年产值800多万元。“今后,我将借助桥头集镇交通、生态、人气等优势,因地制宜,加大投入,大力发展休闲农业、智慧农业,我对未来发展充满信心!”王为刚如是说。
值得一提的是,国光社区村民汪小四家离矿山开采场近,他搬运石料,自矿山关闭后,汪小四外出到北京打工,从事房屋维修装饰,妻子也在肥东县桥头集农贸市场上经营蔬果生意。就在7年前,汪小四打工回到家乡,看到这里原先一片废弃矿坑的生态修复后,就着手承包了这片矿山植被复耕土地,引进了黄桃、翠冠梨品种,通过两年的有机种植和精细化管理。2020年,经果林成功挂果。截至目前,该桃园除种植黄桃有20余亩外,还种植了油桃、梨子、无花果、枇杷、枣子等多种水果达4800多株,年收入10多万元。汪小四表示,目前,他正计划对经果林外围十余亩进行拓耕,扩大种植面积,带领更多的乡亲一起走上致富路。对于未来,汪小四越干劲头越大。
如今,桥头集镇依托独特的区位优势和便捷的交通优势,盘活闲置资产资源,将农文旅产业与生态种植有效结合,通过互联网、邮政快递、线上线下、直播带货等方式,发展采摘、餐饮、康养、民宿、露营等农文旅业态,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村民们切实享受到生态环境改善带来的发展红利。实现从“环境美”到“人文美”、从“产业美”到“生活美”的转变。(文/汪兴 肥东县委宣传部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