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企业找政策”到“政策追企业”——黑龙江构筑营商新模式
黑龙江省津鹏农业科技有限公司通过平台的“精准匹配”,足不出户知晓政策,并完成445.94万元政策资金兑现;黑龙江省墨砾新型材料有限责任公司年营收突破2000万元后,通过平台免申即享“新增规上工业企业奖励”政策,获得双鸭山市级奖补资金12万元;黑龙江省安嘉乳业有限公司借助“平台智能匹配+线下专员辅导”机制,实现线上申领知识产权创造奖励和保险补贴1.2万元……
依托数实深度融合,黑龙江省营商环境建设监督局聚焦企业生存发展全周期需求,打造全省统一的惠企政策服务平台,成为黑龙江省优化营商环境的鲜活样本。
黑龙江省惠企政策服务平台作为全省惠企政策的总枢纽和总入口,对接政务公开系统,自动归集各类惠企政策并将其颗粒化分解成可读懂、可兑现的政策事项,形成企业查询政策的“数字字典”。在此基础上,平台创新打造“企业—政策”双向智能标签体系,按照行业类型、经营指标等为企业绘制“数字画像”,同步为政策事项标注适用范围、申报条件等标签,实现政策与企业的精准匹配。
“平台通过一网发布、一网推送、一网解读、一网申报、一网审批、一网兑现、一网公示、一网评价的全流程闭环管理,将政策服务从‘碎片化’推向‘集成化’。企业可根据自身需求订阅政策,系统通过智能算法持续推送匹配内容,实现‘政策找企业’的精准对接。”黑龙江省营商环境建设监督局监督处处长吕殿梅介绍。
黑龙江建龙化工有限公司获评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后,通过该平台体验了“政策找企业”的精准服务。平台依托“一网通办”体系,自动识别该企业荣誉资质并匹配奖励政策,企业无需提交任何申请材料,就可获得5万元奖励资金。这种“免申即享”的创新模式,让政策红利如同数字洪流般跨越传统审批流程,从财政指标下达到资金到账仅用数小时。
自运行以来,平台通过构建“企业自主申报+财政智能拨付”的全流程闭环管理体系,实现了政策红利从“被动等待”到“主动直达”的转变。在申报环节,实现部分企业信息的抓取预填,企业仅需上传研发费用明细表、知识产权证书等核心材料,平台可实时提示材料缺失或格式错误。企业提交申报后,通过数字政府共享交换平台数据比对及部门接口核验等方式进行并联审核,审核结果实时反馈至企业端。若需补充材料,企业可通过平台在线提交,无需往返奔波。
为保障政策落地实效,平台还搭建了“监测—评估—反馈”三维数字体系,对政策执行“把脉问诊”:在监督环节,实时追踪网办率、兑现率等核心指标,对超时未办结事项自动触发黄色预警;在评估环节,运用智能算法整合企业反馈数据与业务系统数据,对政策知晓度、落实便捷性等维度进行量化分析,形成动态评估报告;在反馈环节,创新推出“扫码评政策”功能,企业可匿名对申报材料、审批效率等多个维度进行评价。截至目前,平台已实现“一企一档一画像”,累计发布政策事项3300条,惠及企业27265户,兑现资金35.71亿元。
从“企业找政策”到“政策追企业”,从“跑断腿”到“点鼠标”,黑龙江省营商环境建设监督局正以数字赋能推动营商环境持续优化,让政策红利真正转化为企业的发展动能,一幅“政企共赢、活力迸发”的振兴画卷正在徐徐展开。(记者 朱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