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无碍”环境 营造“有爱”氛围
我市开展重点场所无障碍督导活动
近日,合肥市肢残人协会与合肥市无障碍督导团队联合行动,对商超、地铁站、公交站点等重点场所开展例行无障碍督导活动。
家住北城的残障人士王作方表示,自2024年轨道交通8号线开通后,他前往市区无需他人陪同,即可独自完成整个行程。
“合肥市地铁的无障碍设施十分完善,在商超内的直梯及升降梯也为腿部不便者提供了极大便利,导购员还会主动指引升降梯位置,让人倍感安全与舒适。”残障人士陈红艳说。
家住瑶海区的残障人士洪武感慨,合肥轨道工作人员会主动将坐轮椅的乘客送出站,而且每个车站站台都配备了铺道板,方便坐轮椅的乘客进出站。“像骆岗公园这样的大型公园,无障碍设施也相当完善,代步车可直接驶入。”洪武曾于今年4月独自乘坐地铁前往骆岗公园观看军事展。他说:“交通的便利不仅极大地拓展了我的活动空间,也让生活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不过,一些残障人士也坦言,当前无障碍设施建设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比如部分场所存在二次设障现象;有些无障碍设施位置设计较偏,在陌生环境中难以从正门找到等。
据了解,为强化无障碍环境的建设和管理,合肥市特意组建了无障碍环境督导队。
督导队主要围绕与残障人士日常生活紧密相关的重点场所展开。具体涵盖:城市道路与交通领域,如缘石坡道、盲道语音提示等;公共建筑与服务场所方面,涉及政务服务中心、医疗机构、商场超市、宾馆酒店等场所的无障碍出入口、通道、电梯、服务台、标识、停车位及厕位等;居住社区层面,涉及居住区出入口、单元门、楼道、电梯、便民服务设施的无障碍建设;信息交流领域则聚焦政府网站、公共服务网站的无障碍设计,以及公共场所的信息无障碍标识设置,如语音提示、电子显示屏、手语服务等。
“按照相关规定,督导队每月至少组织开展一次无障碍环境建设的现场督导检查,根据督导结果,及时汇总分析存在的问题,提出针对性的解决措施和建议,督促相关单位迅速落实整改,并定期跟踪督导。”合肥市无障碍环境督导队负责人王庆九介绍说。
此前督导过程中发现,公交站台坡度和宽度不够,导致轮椅无法自行上下,对此相关部门迅速响应并采取行动。截至2025年7月底,全市共有3647台在运营公交车,其中低地板、低入口公交车达1680台,占比46.07%。王庆九表示,无障碍环境建设和督导工作是一项需要长期坚持的事业,在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公众的相关意识会不断增强,残障人士也将有更多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庄文倩)
(责任编辑:沈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