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山寻味“超级皖”,烟火深处是匠心
8月8日傍晚,合肥罍街南区罍宝广场人声鼎沸,“超级皖”美食争霸赛全省首站——合肥海选赛在此拉开战幕。
活动现场
作为全省16市48场对决的揭幕之战,这场以“合肥味道”为主题的盛宴中,蜀山区的参赛选手们带着拿手绝活惊艳亮相,用舌尖上的技艺,演绎着城市的烟火与传承。
活动现场
风味人间的匠心对话
“滋啦——”蜀山区老字号名厨李桂珠的炒锅在燃气灶上翻腾,羊肚菌的醇厚与黑豆腐的清香在高温中交融。这位从业28年的老厨师额头渗着汗珠,手中的锅铲却稳如磐石,每一个动作都彰显着深厚的功底。
参赛菜品“羊肚菌养生黑豆腐”
隔壁摊位前,来自泓瑞金陵大酒店的丁广荣师傅正上演“剪刀上的魔术”。只见他左手托着黄色面皮,右手持剪刀飞快游走,不过一分钟,一条金鲤便摇头摆尾“跃”入油锅。“面皮要醒够三小时,油温六成热时下锅,才能炸出这金黄酥脆的模样。”丁广荣指着镜面方盘上的摆盘,两只糖塑白天鹅旁,金色鲤酥环绕成圈,“咱酒店在天鹅湖畔,这摆盘既是风景,也是心意。”
参赛菜品“蜀山廉鲤酥”
“90后”厨师李刘洋是美食网红店厨师,他制作的黑金麻圆比头还大,让评审们叹为观止。油锅里,硕大的麻圆在他手中长柄勺的翻动下,不断旋转、膨胀。
“麻圆大而不破的秘诀就在于要不停地翻动它,确保膨胀后空心不破。”李刘洋眼睛紧紧盯着油锅里的麻圆,手里的长柄勺不停地翻动,浇淋热油,直至麻圆膨胀到直径约40厘米的大圆球,引得围观市民发出阵阵惊叹,纷纷拿出手机记录这神奇的瞬间。
“黑金大麻圆”吸引市民围观拍照
厚味文化的薪火相传
“这爆炒肥肠脆而不腥,很香!”市民张阿姨举着筷子,对美食爱好者杨敏的作品赞不绝口。“肥肠一定要用面粉多搓洗几遍,没有腥味的肥肠才算是成功的第一步。”杨敏表示,能通过比赛展示自己的厨艺,感到十分荣幸。
美食爱好者参赛菜品“爆炒肥肠”
非遗美食展区前,市级非遗项目李鸿章大杂烩的主厨赵连付正给围观市民讲解这道名菜的来历。“当年李鸿章招待外宾,把海参、鱼肚、鸡丝这些好料烩在一起,便成就了这一道经典佳肴,并传承至今。”
非遗美食“李鸿章大杂烩”
由蜀山区文化馆选送的民乐联奏《都到皖里来》的旋律响起时,整个广场沉浸在欢乐的海洋里。市民王先生举着手机,对着各个摊位展示的菜品拍个不停:“头一次看到这么多大厨一起亮绝活,让我们大饱口福了。”
传承与创新的美味碰撞
蜀山的美食,既有承载历史的百年老字号和非遗美食,也有融合现代元素的创新菜。此次“超级皖”美食争霸赛,便生动展现了这一特点。
“这次比赛不是简单地做菜,是让更多人了解蜀山的味道。”丁广荣看着摊位前的好评,感慨地说。在他看来,传统菜要守得住本味,也要跟得上时代,比如蜀山廉鲤酥,就是在传统油酥基础上改良的低糖版本。
市民在蜀山展区前品尝美食
李桂珠也有自己的思考:“年轻人现在不爱吃太油腻的,我这道养生黑豆腐,就是想让传统菜更健康。”
大众评审团品鉴参赛菜品
此次比赛不仅展现了蜀山各餐饮单位和美食爱好者深厚的烹饪技艺底蕴,更彰显了蜀山文旅在推动美食文化发展方面的努力。“这次比赛是‘美食+赛事+文旅’的具象化表达,‘寻味蜀山’战队将蜀山美味与历史文化巧妙交融,让市民从一道菜里品味文化,感受蜀山的独特魅力。”蜀山区文化和旅游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将以此次赛事为契机,进一步挖掘文旅资源,提升服务质量,不断丰富文旅产品供给。
众多市民观看美食争霸赛
夜幕降临,灯火璀璨。这场舌尖上的较量,不仅是技艺的比拼,更是一场关于传承与热爱的盛宴。正如市民刘女士所说:“吃的是菜品的是咱合肥人的生活滋味。”
(文/李飞、葛庆钊、詹伟伟 蜀山区委宣传部供图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