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缩略图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首页> 联盟>

东西溪乡:九里河畔新潮涌

时间:2025-08-07

来源:中国网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字体:

“谋发展,同受益;务正业,谋生计;勤劳作,共富裕……”在霍山县东西溪乡余家畈村红茶厂组的一处院墙上,《余家畈村村规民约》正被绘制成墙绘融入四周风景之中,图文并茂地展现在人们眼前。

2024年4月,东西溪乡余家畈行政村九里河中心村入选年度“和美乡村省级中心村”建设名单,建设周期18个月,规划面积6.5公顷,覆盖红茶厂组、余家畈组、山排组3个村民组,51户、204人。今年7月,中心村建设提前全面完工。

“家门口的菜园经过这次翻整后,不仅变得好看了,播种、搭架子也更容易了!”指着屋外菜地里一茬茬齐整的辣椒、茄子,红茶厂组的村民汪中朗乐呵呵地说道。这正是中心村因地制宜发展“五小园”——小菜园、小果园、小竹园、小花园、小茶园的成果,像这样独具特色的园地,在九里河中心村还有10余处。

立足于改善乡村人居环境,提升群众生活品质,九里河中心村建设垃圾分类收集站1处、深埋桶2个、收集桶56组,配备清运车2辆、保洁员2名,实现生活垃圾日产日清。新建厕所1座,实施改厕51户,建成污水处理设施48处,在村庄内道路沿线布置雨水沟渠500米,整治疏浚河流800米、山塘1处。电力、通信、广电等线路规范架设,不良的堆放搭建现象得以纠正,道路全面硬化,供水全天保障,九里河中心村的“颜值”悄然刷新。

九里河中心村一处墙绘.jpg

九里河中心村一处墙绘

“深岩幽谷有奇葩,石斛花开映彩霞。”在余家畈村九里河下游的龙门冲,诗人陆游咏唱石斛的名句刻印在水畔旁的石块上,这里正是新建的500亩林下石斛拟境栽培基地所在地,今年春天,基地首批试种了7万丛霍山石斛,入选为安徽省“十大皖药”霍山石斛产业示范基地。

在九里河畔,“十大皖药”示范基地不止这一处。在九里河天麻种植专业合作社的厂房里,蜜环菌种已经培料装瓶。作为全省第一家“药食同源”试点企业,发展出育种、种植、加工、销售的一体化产业链,自主研发的“三下窝”种植技术、蜜环菌培育技术走在全省前列,产品畅销全国天麻产区。合作社在原有500亩林下天麻种植规模的基础上,今年新增种植50亩。

除天麻、石斛外,九里河中心村还发展有茶叶、油茶、蔬菜、板栗、水稻、家禽等多种产业。九里河大峡谷更因其山高水秀、石怪瀑奇的独特景色每年吸引近千名游客观光,带动周边住宿、餐饮和零售业发展。2024年,余家畈村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达到23万元。

“在九里河,提到储琼嫂,就没有不敬佩的!”储琼是中心村红茶厂组的村民,她七年如一日般地照顾瘫痪在床的婆婆和身患疾病的公公,担起家中大大小小的事务,是村里孝老爱亲的榜样。

和美乡村建设,既要塑形,更要铸魂。九里河中心村建设以来,以余家畈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为阵地,依托“一约四会”,广泛开展理论政策宣讲、文体惠民活动和公益志愿服务,重点整治高价彩礼、厚葬薄养、大操大办等移风易俗领域问题。近年来,余家畈村先后入选省级“最美媳妇”1名,县级“文明家庭”1户、“好婆婆”1名,创建出乡级“美丽庭院”示范户11户、村级“美丽庭院”示范户61户。

夏季阵雨过后,九里河中心村洗刷一新,环卫工人正沿着干道清理碎石和杂草。为确保中心村实现长效管护,除了以签订门前“五包”责任书等方式动员群众亲身参与外,还针对垃圾、绿化、污水、改厕等关键地带制定了专门的管护制度,并配备6名工作人员开展日常巡查与养护,一幅生态美、产业兴、民风淳的和美乡村画卷在九里河畔徐徐展开。

新景、新业、新生活,九里河畔,新潮正涌。(霍山县融媒体中心)

【责任编辑:沈晔】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