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祖国西南边陲边境线上,云南瑞丽姐告边境贸易区宛如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云岭大地与缅甸接壤之处。作为中国首个实行“境内关外”特殊监管模式的贸易特区,每天清晨,缅甸客商们排起长长的队伍等待通过国门入境姐告开展互市贸易,独特的边贸特色和东南亚风情也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打卡”拍照。
面对大量人员往来和国门区域不断攀升的边境管理服务工作难度,今年,瑞丽边境管理大队试点抓建姐告边境派出所国门警务室,推动边境管理服务工作前移,让国门警务室成为一扇承载“胞波”情谊、服务万千旅客的温馨窗口。
(云南瑞丽姐告边境派出所国门警务室。申光辉/摄)
服务“胞波”的温馨驿站
在开放包容的边境前沿,警务室化身国门旁的“法治灯塔”,将法治之光融入边境管理服务的细微之处。
“在瑞丽停居留期间,要认真遵守中国法律法规。”警务室成立后,通晓缅甸语的民警常驻警务室,为缅籍人员提供停居留指引、法律宣传、紧急救助等服务,小小警务室不仅是服务站点,也是中缅两国“胞波”情谊的窗口。
作为法治教育前哨,结合时间节点,警务室民警会“摆摊设点”,通过生动展板、双语手册、互动讲解等形式,将法律法规以通俗易懂的形式,精准送达边境地区,让法治强音萦绕国门一线。
(移民管理警察为外籍人员提供咨询指引。郑早英/摄)
边关护游的贴心港湾
“国门区域中外游客密集,没有警务室之前,我们出警到这边速度相对较慢。”警务室民警介绍。现在,国门区域的警情由警务室民警、辅警第一时间响应,有效搭建起警情处置“快速响应”、便民服务“随时随地”、困难救助“随叫随到”的“边关护游”警务模式。
人员密集往来,矛盾纠纷总是难以避免。“警官,我买东西,他不想卖可以好好说,语气这么恶劣,我们就争执起来了。”在国门商贸区,这样的矛盾纠纷时常上演。
为此,警务室搭建起高效的调解平台,小矛盾小纠纷当场解决;较为复杂的问题,详细记录并及时反馈给相关部门,跟踪处理进度;急难重矛盾纠纷引入国门社区、人民法庭等多方力量化解,让每一次摩擦平息都成为促进睦邻友好的契机。
(移民管理警察走访国门区域商贸集市。郑早英/摄)
(移民管理警察在商贸集市开展普法宣传。郑早英/摄)
魅力边关的打卡地标
警务室坐落在姐告口岸国门前广场上,外观设计融合了国门特色、民族元素及警营文化,在顶部外侧增加半封闭式警务观察区,以便对国门广场进行警戒;门前放置了移民管理警察武装守卫界碑的雕塑,等比例缩小的界碑和阳光可爱的移民管理警察形象吸引了大批游客驻足拍照打卡。
警务室虽小,功能却十分齐全。警务室内设置了游客休息区,免费饮用水、小药箱、中缅文报纸、杂志和法律书籍一应俱全,为在高温下游览的旅客们提供歇脚处,让每一位旅人,都能感受到“家”的安心与温暖。
(移民管理警察在警务室游客休息区开展普法宣传。郑早英/摄)
姐告国门警务室扎根在边境最前沿,以崭新的姿态,深耕“国门服务型警务”,将服务延伸至细微处,将和谐播撒在国境线,更将移民管理警察开放、友善、专业的形象,深深镌刻在每一位旅客的心中,在国门之下跳动出安全、便捷与温暖的节律。(德宏政法融媒体中心供稿)
(责任编辑:君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