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细雨”润雪域 迪庆中院以多元普法书写司法为民答卷

时间:2025-08-05来源 : 中国网作者 : 陈子英

近年来,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中级人民法院紧扣“八五”普法目标任务,聚焦稳定、发展、生态、边疆稳固四件大事,立足审判机关职能定位,认真落实“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为全州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筑牢法治根基。

高站位统筹,健全完善工作体系

迪庆中院定期召开工作会议,扎实安排普法工作、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形成主要领导统筹谋划、分管领导主抓、部门负责人具体抓的管理模式。通过制定相关工作方案明确普法工作的目标任务、工作重点和实施步骤,将普法责任细化分解到各个部门和岗位,使普法工作有章可循、有据可依。此外,把《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其他法律法规等作为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的重要内容,坚持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法、重大事项决策会前学法、“一把手”述法和讲法,以“三会一课”、主题党日、专题读书班等形式组织干警全覆盖学习,切实推动习近平法治思想贯穿迪庆法治建设全过程。

“N+法治”宣传,奏响专业普法强音

迪庆中院从“谁来普”“普什么”“向谁普”“怎么普”四个方面协同发力,着力推进普法强基补短板专项行动走深走实,讲好法院故事、传播法治声音。通过案件审理以点带面,切实提高普法针对性,推动法院普法工作更加精准、高效。

“巡回审判+法治宣传”。迪庆中院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将庭审搬到案发地、村民家门口,通过“面对面”普法方式以案释法,因地制宜打造普法矩阵。通过“庭审+调解+普法”模式,现场解答群众普遍关注的邻里、山林草地、合同、道路交通事故、婚姻家庭等纠纷相关法律法规,引导群众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真正实现“审理一案、教育一片”。

“民族团结+法治宣传”。迪庆中院牢牢把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条主线,结合“民法典宣传月”等重要普法节点,开展“双语”普法进基层活动,推进“润心”和“强基”两大工程,用群众听得懂的语言宣传普及法律知识,传播民族团结好声音,讲好民族团结进步故事。五年来,迪庆中院共组织开展普法活动400余次,累计发放普法资料3万余份,不断提升边疆地区群众的法治意识。

“多元调解+法治宣传”。迪庆中院将“如我在诉”理念融入矛盾纠纷化解的每一个环节,加强与人民调解、行政调解、行业调解等组织的沟通协作,成立“金融纠纷多元化解室”“劳动纠纷速调工作室”“格桑梅朵”等特色调解室,坚持“每一次调解就是一次普法”的工作理念。截至目前,全州法院共邀请70名人民调解员、行业专家入驻调解平台,将普法宣传与先行调解有机结合,实现在调解中普法、在普法中调解的双赢效果。

“司法公开+法治宣传”。迪庆中院坚持司法公开与审判执行深度融合,全面提升审判执行质量、效率、效果,优化工作机制,运用法答网、人民法院案例库指导提升裁判文书质量,将司法为民理念深层次应用到裁判文书释法说理中。同时,积极加强与人大代表的沟通联络工作,邀请人大代表到法院观摩调研,倾听人民群众呼声,自觉接受人大监督。针对职务犯罪、危险驾驶、电信网络诈骗等典型案件,将警示教育课“搬”到庭审现场,邀请机关干部、企业职工等参与旁听,让他们“零距离”“沉浸式”感受到法律的威严,提高遵纪守法意识。

搭好普法阵地,弘扬法治文化

迪庆中院着力抓实“利剑护蕾”专项行动。目前,全州法院已选配23名资深法官担任28所中小学“法治副校长”,通过开展“送法进校园”活动、举行专题法治讲座、举办模拟法庭等活动增强青少年法治观念。2021年以来,迪庆中院先后开展预防校园欺凌、抵制毒品、反电信网络诈骗等法治讲座150余场次,有效预防了青少年违法犯罪,提高了未成年人自我保护能力。

此外,通过“线上+线下”的形式,迪庆中院制作了“双语”法律知识手册等普法资料5000余册,通过微信公众号开设“雪域普法微课堂”“以案释法”“普法强基在行动”等专栏,以“剧情+普法”的形式,生动普及法律知识,引导群众形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的法治思维。2021年以来,全州法院推送普法信息10411条、普法短视频69个。

同时,迪庆中院精选法治文化、先进榜样、廉政文化等内容打造文化长廊,依托电子大屏滚动播放法治宣传标语及法律常识等信息,在诉讼服务大厅放置诉讼指南、诉讼须知、常见法律法规单行本等导诉材料,搭建惠及群众的法治宣传教育阵地。迪庆中院还通过举办“法院开放日”活动,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各单位干部职工等来到法院,通过“全景式参观+沉浸式体验+互动式研讨”的形式,增进公众对法院工作的理解与信任,进一步传播司法为民理念。(陈子英、迪庆州中级人民法院供稿)

(责任编辑:君君)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