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点 时尚 直播 热图 科技 快消 小镇 专题 联盟

智汇蜀山,科创未来!蜀山区1986科创园开园!

时间:2025-08-04来源 : 中国网作者 : 殷亮亮、周莹莹、葛庆钊、陈三虎、詹伟伟

8月2日,由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三十八研究所(以下简称“中国电科38所”)五里墩园区改造而成的“1986科创园”正式开园。

这座承载着合肥“创一代”四十载科创记忆的老厂区,由蜀山科创集团与弘毅投资合资对园区实施空间再造、提质增效,转型为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的青年科创社区。

聚焦腰部企业,打造产业焕新“强引擎”

在开园仪式上,首批入园的6家企业代表和2家平台签署入驻协议,涵盖了半导体、人工智能、新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

上海伴芯科技有限公司作为国内新兴的具有国际竞争力的EDA企业,依托自主研发的AI+EDA工具链布局发展。“作为中国科大的校友,选择入驻‘1986科创园’,正是看中这里完善的创新生态,以及合肥集成电路产业集群的优势。”该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朱允山表示,公司将在园区建设弘科IC设计和验证平台,为产业链企业提供从芯片设计到封装测试的全流程服务。

上海德普智联科技服务集团有限公司专注于以“数据 + AI”为核心的团餐数字化全产业链服务体系搭建。该公司董事长王卫明介绍,园区内的智慧餐厅运用的正是公司提供的团餐数字化服务,这种“场景+链式”的招商模式,让他们有信心能够快速对接上下游资源,加速企业的成长。

据了解,“1986科创园”占地约95亩,总建筑面积达4.4万平方米,总投资近5000万元,拥有5300平米的独栋厂房以及“工业上楼”的电子制造车间,构建了“研发小试+验证中试”的产业体系,兼具办公与小规模研发生产功能。“园区重点招引‘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的腰部企业,通过精准培育实现产业的快速集聚升级。”弘毅投资集团总裁曹永刚介绍,园区将打造绿色低碳、全要素、一站式的创业服务社区,为科创企业提供资金、技术、市场及管理服务等全方位赋能,助力企业加速创新。

“南生活北科创”,引领青年科创社区新范式

在“1986科创园”,创新向“北”,生活向“南”,集约高效的创新空间与活力开放的创新生态相得益彰。

开园当天,可提供75间客房的配套青年公寓正式交付,将为青年人才提供舒适温馨的居所。楼下,一条从南向北约200米的“科创+文创”市集长廊热闹非凡。也正是这条长廊连接起园区“南生活北科创”的空间布局,让科研人员“上楼共享创新,下楼享受生活”成为现实场景。

作为老城区核心区域的科创载体,园区坐拥“10分钟生活圈”,让科技范和烟火气相融。据了解,“1986科创园”以“科创园区+青年社区”为定位,打造“青年科创社区”,青年公寓、智慧餐厅、运动场地、自助酒店与办公研发区无缝衔接,形成集“科创、商业、生活、智造”于一体的复合型生态体。“园区充分考量科创人才对居住和品质生活的需求,依托存量产业空间和周边丰富的生活服务场景重塑空间功能,这种深度的产城融合是留住优质人才的关键。”曹永刚表示。

“科创+城市更新”,腾笼换鸟天地宽

将目光投向“1986科创园”3公里辐射圈,会看到产业更新的熠熠光芒:合肥西站即将投入使用、青阳路TOD项目首桩开钻、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国家区域医疗中心项目加快建设……一个以基础服务为主的老城街道,将被新兴产业强劲带动,加速向活力街区蜕变。

“‘1986科创园’的开园,不仅是一个园区的新生,更是合肥科创基因的传承与迭代。”蜀山科创集团负责人表示,未来这里将成为“合肥创N代”的成长沃土,为城市更新与产业升级注入持续动力。

蜀山区贯彻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和安徽省城市活力品质提升会议精神,用城市更新让老城区焕发活力,用科技创新让老城区产业动能澎湃。近年来,蜀山区创新探索“科创+城市更新”发展路径,采取施租、购、改并举,通过深度更新、全景更新,一批孵化器和加速空间如雨后春笋般出现,以点带面、串联成片推动城区品质提升、空间布局优化。目前,蜀山区已建成并即将投入运营的优质科创载体面积达46.13万平方米,在高校和科研院所周边建立起“15分钟科创圈”,有力催化科技成果就地转化,驱动区域产业升级。

“未来,我们将聚焦高端要素、高附加值环节、高浓度创新资源,吸引一批行业龙头型的科技企业、项目和平台,全方位、多领域、全生命周期地服务科技创新,打造立足全市、辐射全国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链群,为蜀山区建设国内一流现代化中心城区助力。”蜀山科创集团负责人表示。

文:殷亮亮、周莹莹、葛庆钊、陈三虎、詹伟伟

来源:蜀山区委宣传部供图供稿

(责任编辑:沈晔)
返回首页 返回栏目首页

关于我们 |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 公告 | 刊登广告 | 联系方式 | 本站地图 | 对外服务:访谈 直播 广告 展会 无线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电子邮件:union@china.org.cn 电话:86-10-88825631 京ICP证 040089号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