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亏小李及时赶到,不然真不知道会出啥事……”7月30日,在新桥国际医院接受治疗的骆志宏老人,回想起前几天在家中摔倒的场景感激道。
家住合肥市庐阳区三十岗乡清雅苑小区的骆志宏,今年86岁,是该乡陈龙村的一名独居老人,因腿脚不便,平时很少出门。每天,红色小管家李琴都会去老人家里,看看他是否有生活需求。7月22日早晨,李琴上门时,听到里面似乎有动静,但久久没人来开门。担心老人出意外,李琴赶紧给同事陈惠打电话。
三十岗乡工作人员将骆志宏老人送往医院
很快,陈惠带着此前老人放在村委会的备用钥匙赶来。打开门,看到老人摔倒在地,大家立即拨打120,将老人送到附近的新桥国际医院。经医生检查并无大碍。
“老人年纪大了,加上有一些基础病,医生建议住院观察并休养几天。”安顿好老人后,村里为老人请了护工,并安排专人每天与医生对接沟通。“目前老人已经好多了,很快就可以出院。”陈惠说。
陈龙村工作人员前往医院看望骆志宏老人
在三十岗乡,不止骆志宏老人,全乡104名独居老人,每天都会有“专属”网格员上门,用最直接的方式,传递最温暖的关爱。
与老人的温暖“约定”,是三十岗乡推广“窗帘之约”经验的举措之一,更是该乡以“爱汇岗里”品牌推进小区治理精细化的一个生动缩影。近年来,该乡实施水源地一至五期等12个征搬迁项目,约4200名村民搬迁安置至3个回迁小区,基层治理模式也面临着从农村社区治理到城镇社区治理的转变。
针对这一问题,该乡深入打造“爱汇岗里”小区治理服务品牌,精准聚焦“村民”变“居民”的身份转换,以温情服务破冰、以多元共治聚力、以精细管理赋能,通过“党建+网格”“逢4说事”等举措,创新绣出小区治理新图景。前不久,该品牌荣获安徽省委社工部评定的“2024年度群众广泛欢迎的领办项目”称号。
清雅苑小区“逢4说事”
在三十岗乡清雅苑小区党群服务站大厅里,“逢4说事”议事流程格外醒目。每到星期四,居民们便围坐在这里商议小区里的公共事务:“飞线充电太危险!”“建筑垃圾无处倒”……从以前的“干部说了算”到现在的“大家商量办”,小区变美了,居民烦心事也变少了。在古城里小区,“古城有约”成为居民定期开展小区公共事务讨论的品牌;在清水苑小区,“清水板凳会”是大家共同协调解决楼道杂物乱堆等“烦心事”的重要渠道。2024年以来,3个小区针对群众反映较多的问题,逐个攻坚整改,清雅苑小区增设30处电动自行车充电桩,清水苑北区新建1处建筑垃圾池,古城里小区新增10余处隔离桩,为居民生活带来实实在在的便利。
“‘爱汇岗里’品牌是我们探索温情治理与多元共治融合的关键实践。”三十岗乡负责人表示,未来,该乡将持续完善机制,深化“爱汇岗里”品牌内涵,全力织就一张覆盖更广、响应更快、服务更优的基层治理网络,为辖区居民提供全方位、专业化、有温度的服务。
文:曹芹、孙丹、王宇婷
来源:庐阳区委宣传部供图供稿
(责任编辑:沈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