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人民大学、中国人民公安大学联合博士生服务团一行深入“枫桥经验”发源地——浙江省诸暨市枫桥镇,开展以“新时代‘枫桥经验’转化‘枫桥经济’”为主题的实践调研,通过专题座谈、实地考察、原创文旅视频拍摄及特色文创设计,探索基层治理赋能经济发展的“枫桥路径”,为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注入青春智慧。
图:博士生服务团与枫桥镇政府领导合影
调研期间,服务团走进枫桥镇社会治理中心、人民法庭等“枫桥经验”治理前沿,前往贝特儿针纺织公司、天伟生物科技等枫桥经济发展一线,聚焦“枫桥经验”基层治理新范式、营商环境优化、服务型政府建设等方面开展深入调研。
图:首日见面座谈会
为深化枫桥镇领导班子提出的村建文旅融合课题,服务团“身”入一线,心贴基层。
图:博士生服务团参观弹簧制造车间
一是挖资源。团队遍访古镇、枫桥大庙、三贤馆、阳春山月等文旅点位,系统梳理文化产业,挖掘隐形旅游资源,策划专题文旅路线;
二是学共富。走入全国文明村杜黄新村,向浙江省乡村振兴共富带头人、村党委书记王海军取经,探析杜黄新村通过整村土地流转,实现从“负债村”到年收入超400万元的“先进村”的成功经验;
图:博士生服务团参访杜黄新村合影
三是探路径。在芙迪莎生活空间、永宁弟兄农庄等地实地考察座谈,聚焦商业、农业、研学、文旅多元融合主题,探寻商业引流与文旅增值的协同路径。
图:博士生服务团在永宁弟兄农庄座谈交流
带着这些鲜活的田野笔记,团队通过校地联动文创设计、文旅宣传视频拍摄等方式,把调研思考转化为能落地、可推广的实体文旅成果。
图:团队成员拍摄杜黄新村文旅宣传片
此次调研活动,是高校博士生群体将学术扎根田野、服务国家战略的生动实践。服务团以扎实的调研和创新的实践,探索了“枫桥经验”赋能经济发展的有效路径,用青春足迹书写“枫桥经验”的经济新篇。
文:赵茂平
来源:中国人民大学、中国人民公安大学联合博士生服务团
(责任编辑:沈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