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汛期、暑期、假期”叠加带来的复杂安全风险挑战,云南省文山州富宁县公安局主动创新,以“所长视频宣讲”为切入点,13个乡镇派出所所长化身“云端宣讲员”天团,把“现身说防范”短视频精准触达群众,有效破解传统宣防覆盖不足、渗透力弱、共鸣度低等难题,实现主防工作知晓率、参与率、防范效能显著提升,为辖区安全筑起坚实屏障。
聚合权威身份,增强信息公信力
各派出所所长充分发挥“副乡镇长+综治中心副主任+派出所所长”三重身份优势,通过出镜录制宣讲视频,将基层治理的行政权威、综治协调资源能力与公安专业执法力量深度融合。这种“官方代言人”模式既增强了信息的可信度,又以“接地气”的方式拉近与群众的距离,使防范要求直达民心。
精准定制内容,实现“一镇一策”
针对辖区13个乡镇的不同风险特点,所长们“量体裁衣”制作宣讲内容:水域广的乡镇重点讲解防溺水技能与真实案例警示;电信诈骗发案率较高的乡镇剖析最新诈骗手法与紧急止付流程;路况较差、容易山体滑坡的乡镇强调雨季行车安全与避险常识;矛盾纠纷多发的乡镇则侧重纠纷调解途径与法治引导……真正做到“一乡一策、对症下药”,确保宣防内容与辖区群众痛点、治安难点高度契合,群众收看后能“对号入座”解决实际问题。
“方言+民语”宣讲,破除传播壁垒
摒弃刻板说教,所长们运用本地方言、少数民族语言和“大白话”进行宣讲,将政策法规转化为“动手打架解决不了问题”“陌生链接不要乱点”等通俗警示,并融入本地真实案例增强代入感。这种“乡音普法”模式有效跨越年龄、文化和语言障碍,大幅提升信息的接受度和传播力。
全媒矩阵传播,确保全域覆盖
精心制作的宣讲视频通过乡镇官方视频号、抖音号首发,并发动派出所民警辅警、村(社区)工作人员、网格员等力量在朋友圈、村组微信群、短视频平台等“饱和式”转发推送。借助社交网络裂变效应,促使视频覆盖辖区每一个村组、触达尽可能多的居民,形成线上线下同频共振的宣传效果。
通过“所长视频宣讲”模式,主防工作取得显著成效。同时,该模式以“低成本、高效益、可持续”的特点,为基层公安机关落实主防职责提供了新路径。(富宁县公安局、文山州公安局新闻办公室供稿)
(责任编辑:君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