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横交错的飞线犹如“空中蛛网”,楼道堆物成为“行走路障”,茂密枝叶遮挡“阳光入户”……这些困扰老旧小区的“关键小事”,看似微不足道,却实实在在影响着居民生活。
随着庐阳区城市精细化管理工作的深入推进,三孝口街道光明新村小区,正在经历一场“由表及里”的幸福升级。
靶向攻坚“急难愁盼”
“电线从楼上牵下来,刮风下雨太危险了!”提起此前的飞线充电,光明新村居民张大爷仍心有余悸。针对这一隐患,三孝口街道综合执法队联合社区开展“拉网式”排查,逐户劝导整改飞线充电,同时,在小区周边加装智能充电桩,从源头解决充电难题。此外,社区针对小区内乱堆乱放、私搭乱建等“顽疾”进行重点整治。
截至目前,该小区已整改飞线充电26起,清理杂物130余处。居民们感慨:“‘堵心事’少了,出门心里都敞亮了。”
图:小区加装智能充电桩
精雕细琢“方寸之美”
“这树剪得真讲究,既不挡窗户,看着也精神!”在光明新村的绿化带旁,居民们围着修剪后的树木赞不绝口。据了解,社区请来了专业园林绿化人员,和志愿者一起为树木“理发”,按“疏枝不毁冠”的原则修剪过密枝条,对3米以上近窗树木进行控高,统一清运枯枝败叶,让阳光重新照进居民家中。
图:修剪小区绿化带
针对顽固的“牛皮癣”问题,街道配备高压水枪、专用除胶剂等设备,组织“清癣队”开展常态化清理。“以前墙面上贴满小广告,现在擦得干干净净,看着就舒服。”居民李女士指着焕然一新的楼道说。
多元谱写“幸福和弦”
漫步在光明新村小区,彩绘的窨井盖成为一道亮丽风景。这些由大学生志愿者用环保颜料创作的井盖,巧妙融入垃圾分类、邻里和谐等主题,让冷冰冰的井盖变成会“说话”的文明牌。
图:志愿者彩绘窨井盖
暴雨突至时,志愿者们身披反光雨衣,沿着预设路线巡查积水点,将数据报至社区。“小区入口水位正常,3处低洼路段排水通畅。”实时通报让居民感到安心。
“以前觉得小区治理是物业的事,现在自己的家园自己管。”光明新村小区居民兼志愿者王阿姨说道。从执法队员的严格执法到专业人士的技术指导,从大学生的创意彩绘到居民的主动参与,多元力量的协同发力,让“共建共治共享”理念深入人心。
如今的光明新村,飞线消失了、楼道畅通了、环境整洁了,更重要的是,居民的归属感和幸福感显著提升。庐阳区三孝口街道以城市精细化管理为抓手,切实回应居民诉求,不仅改善了老旧小区面貌,更为城市基层治理提供了生动实践样本。(王钟旗、何晓珺)
(责任编辑:君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