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一大窑,阳炭烹六月。7月出梅以来,安徽肥西县遭遇持续高温天气,地面最高气温达到38摄氏度以上。正处于农作物生长和农业用水的关键时期肥西县淠史杭灌区,当地70多万亩农作物灌溉需水量大增,灌区中心持续100多名党员、职工全部奋战在抗旱一线,抢引、抢提淠史杭水,保障了灌区内10个乡镇城乡供水和作物浇灌等用水需求。至7月21日8时,该中心开闸、开机累计淠史杭水2796万立方米。
灌区中心负责人正在官亭江夏出水口查看抗旱提水 丁家安摄
7月20日上午,顶着酷阳走进距离淠河总干渠一公里的官亭江夏电灌站,耳畔立即传来机器的轰鸣声,现场5台110千瓦水泵一字排开,有两台不停运转,将淠河水抽入农田内。“今年旱情早、发展快,我站从4月24日开始按照县淠史杭灌中心安排,根据群众要求、乡镇需求不间断开机提水,开机时间最长,最大限度满足灌区内群众用水和抗旱灌溉要求,目前灌区内抗旱用水较好,灌区内农户需水减少,每天开两台机泵完全能满足灌区要求”正在电灌站值守的机务组长夏义江告诉我们。
江夏站机务人员夏义江、周方芳(女)正在巡查、登记开机情况 丁家安摄
据了解,肥西县官亭江夏电灌站位于淠河总干中部,提水灌溉着官亭镇江夏社区、五里、芦塘等6个行政村2.6万人畜用水、3.87万亩农业灌溉,到7月20日灌区内没有出现旱情。
正在渠道上测流的职工徐霞(女)正在用手机进行记录 丁家安摄
上午10时,我们来到了被肥西县人称为“命脉”的潜南干渠进水口下游约300米处,清清大别山水如经潜南干水渠正流向下游。烈日当空,热浪袭人,我们看到在渠道左侧职工徐霞冒着热浪进行测流,她向我们介绍,“每天不管天多热,在水量平稳时我们必需2小时测流一次,并迅速将流量告诉中心,由中心合理分配水量到下流8大支渠和一个分干渠,天气异常我们还需一个小时测流一次,这样才能保证灌区水真正流到农田里”。
副站长程霞(右一)和职工董德洪(左一)等正在巡渠 丁家安摄
11时30分,在中游的山南分干渠入水口附近,我们看到汩汩水流流入入群众的农田,充足的水流渗透到作物根部,绿油油的水稻苗喝饱了水后随风摇曳、长势喜人。在此遇到了磨墩所分个巡渠队伍在此处汇合,他们一边介绍着上午分干渠20多个放水口水量分配和进入农田情况,一边对发现问题及时处理情况进行总结。“我们两支巡渠队伍从上午7:30出发,从渠尾开始查,一是查下面两相段职工是否按照中心下达的水量进行分配,杜绝分水中存在不合理现象;二是查职工是否全部在岗;三是查各放水涵放水情况,确保每块农田能灌上水,象这样的检查我们每两天一次,参加检查需徒步分干渠近20里渠道”。满脸汗水副站长程霞告诉我们。
清清大别山水正通过山南分干渠流向下游农田 丁家安摄
“潜南干渠引水在春灌中我们从5月24日至6月12日引水,本轮抗旱从6月25日开始至今,每天约6.5个流量,今年尽管旱情来势猛,发展快,但是由于我们今年抗旱措施得当、科学调度、目标明确,全县78座水库在今春和前段梅雨季“应蓄尽蓄”,全县水务职工全力能赴,在岗在位,严格执照放水要求,使我县目前灌区内有旱象,无旱情”县水务局水旱灾害防御科负责人程德保站在潜南干渠上向我们介绍
在肥西县淠史杭灌区,我们看到灌区党员干部、职工奔波在田间地头,顶着烈日开展巡查渠道安全、查看水泵工作状况、维修计量设施等工作。据了解,连日来,作为水利人,汗水湿透衣背成了工作常态,他们迎战高温,一路护送着生命之水,流向灌区的每一亩农田。(芦荡、丁家安)
(责任编辑:君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