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缩略图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首页> 联盟>

山东:绘就新时代乡村振兴壮美画卷

时间:2025-07-22

来源:中国网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字体:

沃野千里,物阜民丰。处处是丰收的色彩,收获的律动,山东各地乡村正呈现出一幅幅大美画卷……

德州:亩产“吨半”为乡村振兴筑基

2021年,山东德州提出,要创建大面积“吨半粮”田。“吨半粮”也就是指一亩地年产量超过1500公斤。

段希林是德州市临邑县翟家镇的种粮大户,也是当地有名的“粮王”。2022年,他的650亩粮田喜获丰收,尤其是其中的100亩示范田,刷新了德州市粮食单产记录。

临邑县秋华土地托管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段希林:“去年获得‘粮王’以后,对这个种地也有压力,但是也是动力。”

2022年,德州120万亩核心区平均亩产1490.1公斤,其中61.8万亩地块平均亩产达1576.3公斤,实现“吨半粮”目标。最高亩产达1870.4公斤,创历史记录,“吨半粮”示范区创建首年告捷。

菏泽:人才“活水”为乡村振兴赋能

人才走入乡村,成了实实在在的致富带头人。如今,山东已构建起涵盖农业科技、生产经营、乡村治理、公共服务等领域的人才矩阵,全省农村实用人才总量稳定在270万人以上。

姚桂元是洪庙农民绘画专业合作社的创始人,2009年他成立了这个以农民绘画为专业的合作社。农民画师们“农忙时下地,农闲时画画”。

国家一级美术师、山东省农民书画研究会副会长姚桂元:“凡是来一个人,我都有决心,一定让他学会学好,给他找到出路。”

2022年,巨野全县农民画师共创作了绘画作品120余万幅,作品更是远销美国、法国、新加坡等40个国家和地区,产值超过10亿元。

临沂:生态文旅为乡村振兴铺路

近年来,临沂在推动文旅融合等方面创新突破,将当地特色旅游与绿色生态深度融合。

如今,“景区村中建,村在景区中”的临沂市沂水县四门洞村,正得益于生态文旅特色发展。借势成为5A级景区的萤火虫水洞,大力发展民宿、农家乐、蝴蝶-萤火虫繁育基地、非遗研发传承中心,让230余名村民不出村就能就业。

而在沂南县常山庄村,依托当地特色旅游优势,成立影视基地群众演员服务中心,村民们摇身一变当上了群演、导游,不仅腰包鼓起来,还吸引外地游客来这里旅游,让这里成为了“山村中的好莱坞”。

潍坊:特色蔬菜产业为乡村振兴提质

作为农业农村发展“优等生”和“中国一号菜园子”的潍坊,聚力建设全国蔬菜产业综合服务基地。

近年来,潍坊寿光市自主研发蔬菜品种 178个,种苗年繁育能力18亿株,占全省的近四分之一,年产值突破10亿元,成为全国最大的蔬菜种苗繁育基地。在外贸方面,潍坊700余家外贸企业的农产品已出口至130多个国家和地区,尤其对“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出口增幅明显。

2020年,山东农业总产值突破一万亿元,成为全国首个农业总产值过万亿元的省份。

农村稳天下安,农业兴基础牢,农民富国家强。山东正打造着中国乡村振兴的样板。

【责任编辑:李鑫】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