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靖陆良县:“五心调解法”解锁基层治理“幸福密码”

时间:2025-07-22来源 : 中国网作者 : 佚名

在云南省曲靖市陆良县龙海乡树搭棚党群服务中心,一间不足30平方米的调解室悄然书写着基层治理的新篇章。这里没有冰冷的审判台,只有温情的茶桌;没有惊心动魄的场面,却用春风化雨的力量守护着乡村和谐。它就是老王调解工作室,这里的主人王春生以陆良八老精神为指引,在新时代谱写着乡村治理的新篇章。

三十载初心如磐,化身群众“解忧摆渡人”

68岁的王春生,从1997年担任村支委至今,历经党支部书记、调解主任等多岗位历练,用30年光阴将自己锻造成村民口中“最靠谱的和事佬”。这位被亲切称为“老王叔”的资深调解员,怀揣着“调解桌上化纠纷,调解桌外护人情”的信念,累计化解山林土地、婚姻家庭等各类矛盾500余起,调解成功率高达98%,让树搭棚村连续十年保持“零上访”纪录,荣获省级文明村称号。其也先后荣获优秀调解员、优秀网格员、先进工作者、优秀党员等荣誉称号。

村民们常说:“有难事找老王,疙瘩再大也能解!”

龙海乡政法委员张正华评价道:“老王不仅是调解员,更是乡村稳定的‘压舱石’。他将陆良八老‘一生坚守、无私奉献’的精神融入血脉,用脚步丈量民情,以真情化解心结,为全乡基层治理树立了标杆。”

老王调解工作室秉持“依法调解、公平公正、服务群众”理念,专注攻克宅基地纠纷、土地划界纠纷、邻里积怨、婚姻家庭纠纷等难题,累计化解矛盾纠纷500余起,调解成功率高达98%。成为树搭棚和谐稳定的“稳压器”。

独创“五心调解法”,编织乡村治理“经纬网”

老王以陆良八老为榜样,继续发扬持之以恒、为民服务的精神,打造“预防 -调解 -修复”全链条乡村治理新模式。30年实践凝练出的“五心调解法”,成为老王破解难题的金钥匙。

“五心调解法”即,公心立信:坚持“一碗水端平”,以政策法规为准绳;耐心疏淤:倾听诉求不分昼夜,让群众“吐尽心中块垒”;细心溯源:田间地头查证历史,抽丝剥茧还原真相;巧心破局:活用乡规民约,善借乡贤力量;恒心固本:跟踪回访防反复,筑牢和谐根基。

第一时间解决纠纷。

提起老王,树搭棚村老满总是忍不住地夸赞。

正值农忙时期,老满摊上了烦心事,由于土地界限问题,与邻里发生矛盾纠纷。起因是老满和王某是邻里关系,相处和睦,双方约定,老满邻近王某的少部分土地由老满耕种,后双方因为生活琐事,发生矛盾纠纷,王某用树桩阻拦老满耕种,但老满依旧在该块土地上播种了玉米,玉米苗长大后王某将苗拔除。双方矛盾进一步升级,老王在了解到情况后,及时深入土地现场进行调解,用独创的“五心调解法”,从情、理、法多角度出发,引导双方换位思考,循循善诱、因势利导,从而达到调解目的,促成双方达成一致意见。经过老王的努力,双方化干戈为玉帛。

土地是农民的生命线,也是引发邻里纠纷的常见源头,老王创新采取“三步”纠纷化解法,即情绪舒缓法、换位思考法、案例分析法,及时介入处理,就地化解纠纷。春耕备耕工作开展以来,深入田间地头,现场办公,成功调解5起土地矛盾纠纷,全力护航春耕。

“不能因为这些生活琐事、邻里小事就对群众进行治安行政处罚,伤了邻里、家人的和气,但也不能不去管,有时候小矛盾前期不处理好,容易发生刑事案件。”老王说:“不会放任这些‘小矛盾’不管,小矛盾连着大稳定,群众之间的每一件‘小纠纷’都是我们必须关注的‘大事件’,早排查、早发现、早介入、早调解,群众的安全感和幸福感才会更高。”

满小双与满杨家为邻居关系,因为水井子村水源紧张,有三家共用一个水塘的水源,因为满小双在公用水管流经自家路段安装了阀门,引起下家满杨家用水紧张而不满,于是将水管损坏,双方就此发生争执。

不能放任“小矛盾”。

2025年3月,树搭棚水井子村的两户村民找到了老王,双方请求老王帮忙调解矛盾。老王现场将两家分别叫进调解室了解情况、听取诉求并及时进行劝导,随后又向村小组长、网格员、附近村民多方进行求证,在全面了解情况后进行调解。双方为邻居关系,因为水井子村水源紧张,有三家共用一个水塘的水源,因为满小双在公用水管流经自家路段安装了阀门,引起满杨家用水紧张,满杨因不满将水管损坏,双方就此发生争执。在老王的调解下,水管被损坏、水阀安装和今后用水的问题都得到解决,双方对调解认同无异议,在树达棚村委会水井子村小组长的见证下,双方签订调解协议书。

“本来关系挺好的,都当了几十年的邻居了,以后后代也是邻居,都说远亲不如近邻,有事互相帮忙,因为琐碎的事闹矛盾,不值当的,……”这些劝和的话语,经常从老王嘴里说出。

就是靠这些话语,老王曾经调解过辖区内多起积怨已久的矛盾纠纷。

传承“陆良八老”精神,锻造治理现代化

老王与人民调解工作结下“不解之缘”已有近30年了,老王将村民群众当亲人,每次村民之间有纠纷,他总是先深入调查,找出矛盾的根源,分析双方的利弊,在矛盾纠纷化解中做到有的放矢。“上边千条线,下边一根针”,基层问题错综复杂,群众矛盾千变万化,但老王一直坚信,实践出真知。他在注重运用法律法规调解矛盾纠纷的同时,更加注重以情感人、以理服人的调解方法,讲亲情、讲友情、讲乡情,熟练运用“背靠背”的调解方法,引导当事人朝着有利于调解的方向走,使矛盾纠纷得以及时化解,真正做到“小事不出社区,矛盾不上交”。

在他看来,调解不仅是化解矛盾,更是修复关系、传递温情的过程。面对两户村民因宅基地边界爆发的激烈冲突,老王顶烈日翻查30年前地籍档案,邀乡贤现场复勘,用褪色的图纸和丈量绳厘清界限;调解夫妻离婚纠纷时,他化身“家庭财务顾问”,帮助制定增收计划,让濒临破碎的家庭重燃希望。

2025年5月,在龙海乡综治中心支持下,“老王调解室”正式挂牌。这里已从单纯矛盾调解站升级为集普法讲堂、民情驿站、人才孵化于一体的基层治理综合体。建立“纠纷预警台账”,实现“苗头早发现、问题早介入”;组建“法治副村长”,培养骨干传承调解技艺;推行“巡回调解日”,主动进组入户排查隐患。

从青丝到白发,王春生用30年践行了一名共产党员的誓言。在龙海乡综治体系的沃土上,“老王调解室”正以“小事不出组、大事不出村”的实践,续写着新时代“枫桥经验”的生动篇章,让陆良八老精神在乡村振兴中焕发新的光芒。(陆良县委政法委、曲靖市委政法委供稿)

(责任编辑:君君)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