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着节气游云南】大暑至 云南山野菌香漫

时间:2025-07-21来源 : 中国网作者 : 张津

大暑的雨刚歇,红土地蒸腾起的雾气还没散,云南的山野就成了野生菌的“剧场”。因“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的立体气候,再加上广袤原始森林的滋养,这片土地孕育了占全球36%、全国90%的食用菌物种,堪称一座鲜活的“天然菌库”。鸡枞的鲜嫩、见手青的浓烈、干巴菌的独特……这些形态万千、滋味各别的“云菌”,早已成了云南递给世界的一张“名片”,让无数游客循着这份独特滋味奔赴而来。

清晨,雾气未散,进山的“寻菌人”早已出发。他们熟知某个隐秘的坐标。腐叶堆里,青头菌的伞盖混着松针的油脂,轻轻一碰,便抖落下三两颗晶莹的水珠。拨开松针,牛肝菌便露了出来,褐黄油亮的菌盖还沾着晨露。山民李大叔采菌时从不戴手套,指尖抚过菌盖的瞬间,便知好坏:“青头菌要捏伞柄,鸡枞得看根部的土,牛肝菌则要看形状。”他腰间的竹篓里,松针铺底,隔开着不同的菌子,方便让水汽散发,“不这样隔开,菌子少了那股独特的香味。”李大叔解释着。 

其实,这样富有“野趣”的山林探险活动,同样也吸引着不少慕名而来的游客前来沉浸式体验。“这些野生菌生长在大山深处,我们就和当地人一起上山拾菌,感受不一样的新鲜‘玩法’,很有趣。”来自四川的游客徐庆说。

两小时后,带着松针气息的菌子便可抵达农贸市场。五点的早市,竹筐刚落地就围拢起人群。“今早刚从山上来的,还沾着雾水呢!”商户掀开筐盖,菌香混着讨价还价声漫开。在云南木水花野生菌交易中心,牛肝菌、鸡枞、松茸、青头菌等热门菌类琳琅满目,吸引了不少本地居民和外地游客。目前这里的日均上市量已经突破100吨,其中30%的鲜菌将乘冷链车发往省外,把云南的“鲜”味带向远方。

灶台边,大暑的“野”味正被唤醒。柴火灶上,牛肝菌与蒜片共舞,渗出琥珀色汁液,醇厚香气顺着灶缝溜出;铜锅里,鸡汤咕嘟着接纳新采的菌子,山野甜香渐渐浸满汤水。“这鲜气,比大暑的雨还透亮!”天津游客郝女士的赞叹,道出了食客的共鸣。某连锁火锅店数据显示,入夏后野生菌火锅销量同比上涨22%,80%的食客专为这口节气限定的鲜而来。

这些藏在腐叶下的“精灵”,原是自然写给大暑的诗。真菌与松树根须在地下织就密网。红土地把大暑的热、山雨的润、松脂的香,都酿进了菌子的肌理。如今,云南省规划的多个野生菌保护区,让这份共生默契得以延续。当大暑的蝉鸣渐起,这些从红土地深处冒出来的鲜味,正以最生动的方式,讲述着云南与节气的约定,勾引着人们循着菌香,踏上这片土地的夏日旅程,感受“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张津)

(责任编辑:君君)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