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时代,我国高质量发展号角催人奋进,乡村振兴画卷徐徐展开,共同富裕愿景逐步实现。优化营商环境作为激发市场活力的关键抓手,是经济发展的“晴雨表”,直接影响经营主体活力与创造力。因此,各地政府部门要做好服务“加法”、负担“减法”、改革“乘法”,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提升服务力,让企业“如鱼得水”。“政者,正也。其身正,不令而行。”优质的服务是营商环境的基石,优化营商环境也不是“面子工程”,而是关乎市场活力的“里子工程”。广大党员干部要摒弃“重口号轻落实”的浮躁心态,主动靠前服务,把企业呼声作为第一信号,以“钉钉子”精神夯实基础工作。从优化政务流程到打通数据壁垒,从规范涉企检查到完善政策解读,每一项工作都要做细做实,让“服务企业就是服务发展”的理念深植于心、外化于行,杜绝“雨过地皮湿”的表面功夫。
降低负担力,助企业“轻装上阵”。“堤溃蚁孔,气泄针芒。”企业负担虽看似细碎,却直接影响其生存发展。要全面梳理涉企收费,坚决取消不合理收费项目,降低偏高收费标准,为企业“减负松绑”。推行“一窗通办”“秒批秒办”等创新模式,优化审批流程,压缩审批时限,减少企业跑腿次数和时间成本。规范监管执法行为,杜绝“远洋捞捕”,让企业在公平公正的环境中轻装上阵,把更多精力投入到生产经营和创新发展中,激发内生动力。
激活改革力,为市场“破冰开路”。“苟利于民,不必法古;苟周于事,不必循俗。”企业的痛点堵点,就是改革的发力点。要深化“放管服”改革,推进“证照分离”“一业一证”,打破体制机制障碍,释放市场活力。要建立跨部门协同机制,实现信息共享、联合监管,解决“多头管理”问题。要创新监管模式,推行“互联网+监管”,运用大数据等技术提升监管效能,既防范风险又不干预企业正常经营。通过改革创新,形成“1+1>2”的乘数效应,为企业发展开辟更广阔空间。
优化营商环境非一日之功,需久久为功。要以优质服务暖企、减轻负担助企、深化改革兴企,方能环境之“优”,促发展之“进”,让各类经营主体茁壮成长,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实支撑。
(责任编辑:君君)